1999年,王健林建立了5家万达,但需要使用上百吨的玻璃,采购员为了能拿回4万元的回扣,决定只从福耀玻璃采购。曹德旺了解之后,让总经理黄中胜离职。后来,某家玻璃厂为黄中胜开出了30万的年薪,但黄中胜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曹德旺这个人,从小日子过得苦,1946年出生在上海,家里本来有点底子,但后来搬家财产丢了不少,导致他9岁才上学,14岁就辍学出去干活。先是拉板车卖水果,修自行车啥的,手上全是老茧。到了1976年,他进福清高山异形玻璃厂当采购员,每天跑供应商,记价格,点货,确保不亏本。1983年,他承包了这家亏损厂,自己出去考察市场,改造设备,把厂子拉回正轨。1986年,转做汽车玻璃,1987年正式成立福耀玻璃公司。从小厂起步,他一步步推产品到国际,打破国外垄断,到90年代,福耀已经占国内大片市场,还出口国外。 王健林呢,1954年生在四川苍溪,家里一般。15岁去东北当兵,干了十几年,升到团职。1986年转业进陆军学院管后勤,处理文件,协调供应。1988年下海,成立大连西岗住宅开发公司,后来改万达集团。专注房地产,旧城改造,跨区域发展,到1999年,已经在多个城市布局大项目,像那些万达广场就是他的手笔,推动商业地产热起来。 黄中胜是福耀的老人,从销售业务员干起,背着样品到处跑,谈订单。升到销售经理后,管团队,处理客户。家里负担重,妻子生孩子是脑瘫,需要长期治。他找公司帮忙,曹德旺直接让他一家住自己家,提供支持,直到孩子稳下来。这事儿让他对福耀有感情,后来事件里他选择留下来。 这些人物背景,挺能说明他们做事风格。曹德旺从底层爬起,知道行业潜规则多,管理严。王健林军旅出身,执行力强,推动万达快速扩张。黄中胜普通员工,但忠诚度高,因为有过帮助,就不轻易跳槽。企业发展中,人脉和信任很重要,不是光靠钱。 1999年那会儿,万达集团启动五个广场项目,北京、大连、长春、吉林等地都有。每个广场外墙内装要用大量玻璃,总量超百吨。王健林审蓝图,标位置。采购负责人收报价单,比价格规格。多家厂家派人去总部,带样品谈优势。 福耀作为领头羊,也在竞标中。采购负责人私下接触福耀销售团队,收四万元现金换订单。全部分给福耀,不给别人。黄中胜协调,但没盯下属细节。他查订单,整理文件。 曹德旺看报告,觉得太顺。让助手访供应商和万达人,集证据。审阅后,确认回扣,召高层,免黄中胜职,强调监督问题伤信誉。公司通报,列经过。 采购负责人丢职位,没后续。这事儿在行业传开,其他厂家议论福耀处理。 这部分事件,暴露采购链条漏洞。回扣常见,但曹德旺零容忍,维护企业干净形象。黄中胜虽连带,但没怨言,显示忠诚。万达项目推进,但采购规范得加强。企业间竞争激烈,靠质量和服务,不是歪门邪道。 事件后,竞争企业知黄中胜下岗,派人谈,给三十万年薪,许资源。黄中胜听后拒绝。他的选择,因为早年孩子病重,曹德旺帮住家,日常支持。 几年后,黄中胜回福耀,从副经理干,处理订单,管生产。2017年,升福清浮法玻璃总经理,还当支部书记。巡视生产线,确保规范。曹德旺领福耀扩全球,成为汽车玻璃大供应商。签协议,换文件。 王健林推万达更多项目,开工奠基。公司成地产巨头。采购负责人无记录。这事儿强化福耀管理,黄中胜案例影响员工。福耀出口增,行业领先。黄中胜退休前,继续贡献。
1999年,王健林建立了5家万达,但需要使用上百吨的玻璃,采购员为了能拿回4万元
文山聊武器
2025-07-24 18:13: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