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陈祥榕壮烈牺牲后,部队首长询问其母有什么需要关照的,岂料女人张口就让在场的人惭愧不已,“我的儿子,在战斗中是否表现得勇敢?”网友:古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今有陈母问勇,驱逐外寇! 这一声询问,穿透了生死界限,叩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扉,屏幕前的我,仿佛看见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用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儿子的军装照片,泪水在皱纹里打转,却始终不肯落下——她不是不疼,不是不想念,只是在她心里,儿子的英勇比任何补偿都重要。 这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家国情怀,让我想起了八百年前岳母刺字的故事,虽然史书记载岳母刺字的真实性存疑,但“精忠报国”四个字早已刻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而今天,陈母用一句“问勇”,让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陈祥榕的勇敢,早在他13岁时就埋下了种子,父亲患淋巴癌卧床不起,母亲在海南种芒果,姐姐在外读书,这个瘦弱的少年独自扛起了照顾父亲的重担。 深夜里,他一遍又一遍为父亲按摩止痛的双手;摔断手臂后怕家人担心,偷偷藏起肿胀的伤口;甚至为了给班长募捐,把自己仅有的零花钱都掏了出来,这些生活中的“勇敢”,最终在喀喇昆仑的风雪中升华为保家卫国的担当。 当外军的棍棒石头如雨袭来,他死死护住营长的身躯,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宁洒热血,不失寸土”。 姚久穗的“问勇”,问出了天下母亲最朴素的骄傲,哪个母亲不希望孩子平安? 但她更懂得,穿上军装的那一刻,儿子就不再只是她的“榕儿”,而是祖国的战士,这种境界,源自福建屏南这片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土地。 从清代名将甘国宝到新四军战士,这里的人们世代崇文尚武,家国情怀早已融入血脉。姚久穗或许没读过多少书,但她用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敢,是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紧相连。 在新疆和田的“问勇路”揭牌仪式上,姚久穗抚摸着刻有儿子名字的路牌,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她知道,这条路不仅是对英雄的纪念,更是对后来人的召唤。 如今,陈祥榕的母校更名为“祥榕中学”,他的日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被刻在石碑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鲜花来到屏南烈士陵园,这些场景让我坚信,英雄从未远去,他们的精神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有人说,和平年代不需要牺牲,但看看加勒万河谷的界碑,看看南海巡航的战舰,看看边境线上的巡逻兵,哪一寸国土的安宁不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陈祥榕用生命证明,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 他的母亲用“问勇”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敢,是面对强敌时的毫不退缩,是面对苦难时的坚韧不拔,是面对诱惑时的坚守初心。 站在2025年的今天回望,“陈母问勇”的故事依然让人心潮澎湃,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国情怀永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当我们在温暖的家中享受天伦之乐时,不要忘记那些在边疆站岗的战士;当我们为生活琐事抱怨时,不要忘记那些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英雄。 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拥有“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底气;因为有他们,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就是“陈母问勇”的力量,它让我们在和平年代依然热血沸腾,让我们在平凡生活中依然心怀家国。这种精神,正如喀喇昆仑的雪山,永远洁白,永远巍峨。
“不要惹中国女人”
【10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