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变脸了,忽然宣布全面管制:完全掐断美国芯片转口到中方的通道?不得不说这招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7-24 17:40:55

马来西亚变脸了,忽然宣布全面管制:完全掐断美国芯片转口到中方的通道?不得不说这招够狠,直接把去年120亿美元的转口贸易砍掉一大半,但这并不是马来西亚自己主动干的,而是美国在后面挥着25%关税的大棒,逼着马来西亚二选一,要么配合封锁中国,要么别想再赚美国的钱。 今年7月,特朗普政府突然甩出重磅炸弹,宣布对马来西亚输美产品征收25%关税,理由是“贸易失衡”,这招直接戳中马来西亚七寸。 要知道,马来西亚可是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封装测试基地,每年经手的芯片占全球总量的13%。就拿槟城来说,英特尔、德州仪器这些美国大厂早在几十年前就在这里建了工厂,把从美国本土设计好的芯片晶圆运过来封装测试,再转口到中国等市场。这种模式让马来西亚去年靠转口贸易就赚了120亿美元,其中至少有70%都是美国芯片的“过路费”。 而美国又是马来西亚第二大出口市场,2024年对美出口额占其总出口的13.2%,仅电子电器产品就贡献了超过600亿美元。 如果硬抗关税,像森那美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光汽车零部件出口每年就要多交2.5亿美元关税,相当于其全年净利润的40%,仅槟城一地就会有3万工人面临失业风险,相当于当地半导体产业总就业人数的15%。 更狠的是,美国商务部还放出话来,要是不配合限制对华转口,连半导体设备的出口许可证都要卡脖子,这意味着槟城那些工厂想升级设备都得看美国人脸色。 在这种压力下,马来西亚的应对显得颇为憋屈。一方面,他们赶紧向RCEP寻求庇护——2024年中马贸易额突破2120亿美元,中国连续16年稳居其最大贸易伙伴。像关丹港的中马产业园,现在每天都有装满半导体设备的集装箱运往钦州港,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直抵中国内陆。 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配合美国的“最低限度”要求,比如限制那些含有25%以上美国技术的芯片转口,主动掐断与中国的贸易通道。 果不其然,这边管制措施一出,中国市场的订单立马就开始流失。多家新闻媒体爆料,如今东莞几家电子厂已经把价值12亿美元的封装订单转给了越南,要是马来西亚再不收手,恐怕这个损失还要翻倍增长。 可美国那边却依旧不买账,居然要求马来西亚三个月内提交“执行清单”,否则关税照收不误。 美国的算盘打得很精,一方面,通过关税胁迫马来西亚切断转口通道,能直接削弱中国获取先进芯片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把马来西亚绑上“对华技术封锁”的战车。 就像2024年8月美国出台的新规,专门把马来西亚列入限制向中国出口芯片设备的“观察名单”,理由是“存在转口风险”。这种操作和当年逼迫荷兰ASML停止对华出口EUV光刻机如出一辙——都是通过第三方施压,实现“曲线遏制”。 可美国怕是忘了,这招往往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就拿英特尔来说,他们在槟城的工厂原本承担着全球40%的服务器芯片封装业务,现在因为转口限制,不得不把部分产能转移到越南,但越南工人的良品率比马来西亚低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生产1000片芯片就要多损失80片,成本直接增加12%。 更讽刺的是,马来西亚为了弥补转口损失,正加速与中国合作开发本土芯片设计能力——去年3月和英国ARM公司签的协议,就是要在10年内培养1万名芯片工程师,目标直指高端芯片设计领域。这种“倒逼升级”,说不定未来会让美国更头疼。 说到底,马来西亚的“变脸”不过是大国博弈下的牺牲品。这个国家就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一边是占GDP144.7%的外贸依存度,另一边是中美两个巨人的拉扯。当美国把关税税率从24%提高到25%的那一刻,槟城那些彻夜亮灯的工厂就注定要成为这场科技冷战的前线。 而这场博弈的真正输家,可能是那些在全球产业链中本应受益的中小企业——当贸易壁垒像长城一样竖起,最先被压垮的永远是那些没有议价能力的“中间商”。

0 阅读:228

猜你喜欢

不吃饭的玲玲

不吃饭的玲玲

玻璃心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