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其实已经一败涂地了,根本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泽连斯基之所以还在拼命对抗,一是为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能够延续,二是为了完成欧洲人交代的消耗俄罗斯的任务。恕我直言,就乌克兰现在所面临的局势,再打下去,人就全打没了! 先从经济说起。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经济遭受重创。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2年乌克兰GDP暴跌30%以上,直接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 2023年虽然有所回升,但增速仅为2.9%,远低于预期的4%。到了2025年前两个月,GDP增长率更是跌至1.1%,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农业和信息技术等支柱产业陷入严重衰退,农业产出在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减少30.3%,导致GDP下滑0.1%。乌克兰国家银行也承认,经济增长潜力已经耗尽,生产设施因破坏和领土丧失而减少。 更糟糕的是,通胀率不断攀升,2025年2月CPI指数升至13.4%,食品价格飞涨,鸡蛋、面包等基本生活用品价格持续上升,民众生活压力巨大。 再看人口问题。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报告显示,自2014年以来,乌克兰人口减少了1000万,其中800万发生在2022年2月以后。 截至2023年,乌克兰常住人口已降至3773.28万,相比2021年减少了656.58万。大量年轻人和精英分子在开战之初就逃离了乌克兰,现在留在国内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 联合国数据显示,共有670万乌克兰人逃亡海外,构成人口锐减的大头。乌克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2024年1月1日,乌克兰人口总数为3744.1万,预计未来几年还会进一步下降。 人口的锐减不仅影响了劳动力市场,还导致军队兵员储备面临枯竭,泽连斯基甚至不得不将征兵动员令扩展至年仅18岁的男性。 军事上,乌克兰也处于明显劣势。俄罗斯在2024年下半年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全年推进约4000平方公里,是2023年的七倍。 马里乌波尔的失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座城市曾是乌克兰东部的重要防御中心,最终被俄军攻占,成为乌克兰军事失败的象征。 如今,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集结了11万兵力,试图切断乌军在顿巴斯前线的补给,进一步瓦解乌军防线。 而乌克兰方面,由于美国暂停部分军事援助,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155毫米高爆榴弹炮炮弹等,导致其弹药供应、远程打击能力和防空能力受到直接影响。 欧洲虽然提高了炮弹产量,但年产量100万发仍无法满足需求,乌克兰的弹药补给陷入严重短缺的困境。 泽连斯基的坚持,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他从演员转型为总统,借助西方支持上台,现在自然要依赖西方的援助来延续政权。 然而,美国的政策却在发生变化。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对援乌政策进行大幅调整,试图通过谈判快速解决乌克兰危机。 2025年,美国暂停了部分对乌军事援助,还计划在2026年继续削减援助。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至亚太,希望欧洲承担起援乌的主要责任,但欧洲内部矛盾重重,国防工业产能有限,无法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白。 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不得不拼命争取西方支持,甚至推动征兵至18岁男性,试图维持军事力量,但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人口流失和社会危机。 乌克兰的困境,本质上是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北约东扩的背景下,乌克兰成为西方遏制俄罗斯的前沿阵地。西方利用乌克兰消耗俄罗斯,但自身却不愿承担过多代价。 美国通过对乌援助,既扶持了军工企业,又巩固了在欧洲的影响力。欧洲则在能源和安全上依赖美国,不得不跟随美国的步伐。 而乌克兰,在这场博弈中失去了战略主动权,经济崩溃、人口锐减,却还要为西方的利益买单。 现在的乌克兰,就像一个被掏空的躯壳,虽然还在挣扎,但已经没有了生机。泽连斯基的坚持,更多是为了个人的政治生命,而不是乌克兰的未来。
乌克兰人愤怒了。俄乌谈判桌上,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一句话直接把舆论掀了个底朝
【70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