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这次彻底决定放手一搏,几百架无人机一起向莫斯科发动攻击,直接导致机场陷入瘫痪。乌克兰方面本以为这次行动会带来突破性成果,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俄罗斯在反击前竟然先一步“退出合作”,这一举动让泽连斯基突然感到不安:德国刚刚承诺的援助,难道要因为这个突然改变而泡汤?
在莫斯科再次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后,俄罗斯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宣布废除1993年与德国签订的《俄德军事技术合作协议》。俄罗斯方面表示,这份协议自签署以来未曾发挥任何实际作用,因此废除也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
事实上,这份协议的签署可以看作是西方国家在苏联解体后对俄罗斯的一种象征性接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逐渐转冷,而这一点已经不再是秘密。对于这种形式化的协议,很多国家可能会选择忽视,但俄罗斯却在这次乌克兰袭击后突然决定废止,显然是对西方的不信任加剧,甚至连这类空壳协议也不再想保留。
俄罗斯的这一举动,与德国在支持乌克兰方面的积极行动息息相关。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有时甚至超过美国。例如,乌克兰部署的“爱国者”导弹防空系统,其中三套是美国提供的,但德国在其IRIS-T防空导弹上的支持则更为慷慨。2025年6月,德国追加向乌克兰提供了四套导弹系统,并附赠了1500发导弹。
根据估算,德国在这一项援助上的开支,已经是过去三年支出的三倍多。随着这些防空系统的投入,乌克兰在面对俄罗斯导弹袭击时的防御能力显著提升。除此之外,德国还慷慨地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地面武器,包括18辆豹2 A6坦克、上百辆豹2 A5坦克,以及110辆德国黄鼠狼步兵战车。尽管这些数量看似不多,但在欧洲范围内,这些武器的总数足以相当于一个小国的全部国防力量。
不仅如此,德国在对乌克兰的资金援助上也毫不吝啬,总援助金额已经达到了180亿欧元,预计到2025年年底,这一数字可能达到230亿欧元。综合来看,在所有支持乌克兰的国家中,德国的援助排名第二。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度因为与泽连斯基的不和宣布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但德国总理默茨上任后,迅速与特朗普沟通,成功说服特朗普在6月恢复援助,显示了德国在支持乌克兰方面的坚定决心。
从大局来看,当前的俄乌战场大致处于对峙和消耗的状态。但对俄罗斯来说,德国如此积极的援助无疑加大了俄方在乌克兰战场的负担。这不仅体现在军事装备上,还在不断消耗着俄罗斯国内对战争的耐心和支持。由此,俄罗斯决定废除这一协议,显然是对德国在援助乌克兰上持续努力的反应。
然而,这样的“无底线援助”也给德国带来了国内的压力。例如,在接纳乌克兰难民的问题上,尽管德国政府已收紧政策,但对乌克兰难民的接纳依然宽松,很多乌克兰难民在德国享受着丰厚的补助,生活条件甚至好于一些本国民众。这引发了德国国内的不满情绪,尤其是在经济本已陷入困境、特朗普关税问题仍悬而未决的背景下,默茨政府这种大手笔支出的做法更是招致了民众的强烈反感。
在最近的一次联邦议会辩论中,默茨不得不面对来自五个反对党的强烈批评。毕竟,在上任之前,默茨曾承诺要严格控制难民数量并节省军费开支,然而如今这些承诺几乎都变成了空话。
总的来说,德国在欧洲的军事力量相对较强,但问题在于,究竟还有多少欧洲国家能像德国一样持续支持乌克兰?如果未来仅剩美国和德国继续提供援助,乌克兰的困境或许早晚会到来。
目前的局势也表明,美国已经倾向于将重心转向亚太地区,随着俄罗斯战略威慑力量向加里宁格勒前进,欧盟内部对于继续援助乌克兰是否能增加欧洲安全的讨论也愈发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目前也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俄乌战争进入到目前的阶段,似乎未来的走向已经变成了美俄欧之间的博弈,乌克兰依然是那个在大国博弈中不断被摆布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