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七月的到来,很多人都在思索福建舰的服役时间究竟何时到来。然而,076型四川舰却悄悄地采取了一些重大行动。舰上的甲板突然布满了鲜艳的红旗,这通常意味着即将进行重要的试验,但电磁弹射器的蓝色保护罩依然覆盖,没有被拆除。在舰桥一侧,建设的进展较快,雷达设备已经安装到位,前后的窗户也基本完成了。
造船厂的工作人员透露,通常情况下,军舰下水后需要一年时间才能进行海上试验,而四川舰仅用了短短七个月就达到了这个程度。由于电磁弹射器和阻拦索都是新技术,相关风险要显著高于075型两栖舰。然而,令人欣慰的是,福建舰的舾装历时两年,而四川舰的进展显然快了许多,这很可能是为了迎接2027年建军百年的重要节点。
在海军内部,对于这个快速推进的计划存在分歧。部分人士认为,仍未拆除的保护罩就进行海试实属冒险,但也有观点指出,拆除保护罩的工作可以在两三天内完成。关键在于,四川舰使用的电磁设备已经在福建舰上经历过验证,其技术成熟度可能已经足够。而四川舰虽然开工较晚,却在下水上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速度,工期得到了极大的压缩。
关于舰载机的问题,也确实让人感到棘手。隐身战斗机需要特定的机库、燃料及弹药库,这无疑增加了空间的占用和成本。而四川舰的弹射器数量仅有一条,显然无法支撑大型机队的运作。目前可以明确的是,这条弹射器主要是用于发射无人机,像攻击-11这样隐身的型号。
攻击-11具有较远的飞行距离和精确的打击能力,搭配具备较长航时的侦察无人机,能够顺利完成侦查和打击等任务。然而,船厂仍在持续地为四川舰增添新功能,现在尚不可确定未来是否会将其转变为主力航母,当前所见的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后续肯定会推出更多的技术。
造船厂在过去的半年间效率非凡,075型舰下水后通常需要一年多才能进行试航,而四川舰却硬生生压缩了四个月时间。尽管电磁系统复杂,但或许是借鉴了福建舰的相关经验,缩短了这个过程。技术团队对舰桥设计进行了改进,以提高对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同时对甲板结构进行了加强,以适应重型无人机的起降。
日本在改造航母时发现,装备固定翼作战飞机后,后勤压力带来巨大挑战,维护人员和设备必须跟得上。而歼-35上舰必然需要改进机库,但目前四川舰的空间有限,短期内只能专注于无人机的操作。不过,船舶的全燃动力系统保留了扩展接口,为未来的升级指明了方向。
最令人好奇的无疑是那条长达40米的弹射器。目前,它用于发射无人机的效率表现良好,若将来扩展弹射器的数量,有可能支持更多的机型。然而,这些问题仍需等海试数据出炉后才能见分晓,现在做出结论为时尚早。
总结:
当前的四川舰正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进度虽快,但装备配置则相对复杂。甲板上飘扬的红旗预示着行动的即将来临,而未拆除的保护罩又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关于具体的海试时间,目前还没有确切的信息,但根据以往的惯例,试航前必须拆除所有的保护设备。无论如何,军迷们始终密切关注着造船厂的动态,一旦有舰船开始移动,便会立刻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