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开国少将钟伟病重,黄克诚去医院看望他,问:“农村老家还有些什么亲人?

如梦菲记 2025-07-24 12:15:08

1984年,开国少将钟伟病重,黄克诚去医院看望他,问:“农村老家还有些什么亲人?”钟伟听后,说:“我儿子,3个孙子、2个孙女都在农村生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4年夏天,北京的天气闷热,医院病房里,73岁的钟伟将军躺在病床上,已经是生命的最后时光,老朋友黄克诚来看他,见他连轮椅都没有用过,住院期间一直不让人照顾。   那时钟伟身体虚弱,说话已经不如从前有力,黄克诚问他老家还有什么人,钟伟说,儿子、儿媳,还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都在农村种地,这句平静的话,在场的人都听见了,却没谁敢随便开口。   钟伟是湖南平江人,出身穷苦,十几岁就参加革命,一生都在打仗,身上伤疤多得数不清,1930年代,他加入红军,参加过反围剿和长征,后来一直在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里冲锋在前。   头上被弹片削掉一块骨头,左手掌心被子弹穿透,部下都记得,他从来不在战斗中退缩。   在东北作战时,他带兵打下四平、靠山屯、德惠一带,在恶劣条件下打出几场漂亮仗,部队里都说,他眼里有敌人就上,从不等命令,也不怕担责任。   有一仗,他接到命令去配合主力部队行动,半路发现敌人两个营扎在村子边上,他让部队就地展开,不等上级回电,迅速突袭,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伤亡惨重。   他又追着残敌赶到另一个村庄,发现还有一个团驻扎,接着下命令继续打,前后不过两天,全歼一个团,还拖住了增援的敌军,等主力赶来,才把整片战场清理干净,战后总部点名表扬了他,说打得对,应该鼓励。   战场上钟伟从来不退缩,生活中却十分节俭,他一生不图私利,也从没想过给家人谋什么方便,他的儿子钟赉良出生没多久,他就去了部队,二十多年后,父子才在长沙解放时重逢。   钟赉良提出想在城里找个工作,钟伟没有答应,跟他说不合适,那之后,钟赉良一直在家乡种地,后来当了村支书,做了结扎手术落下病根,也没给政府提过要求。   孙子钟社生当兵后表现出色,部队准备让他提干,钟伟知道后给部队写信,说孩子该回家种地,不要搞特殊,钟社生后来回到乡下,干了几年田地,又学了木工和修车,靠手艺养家。   孙女钟水霞小时候成绩好,考上了师范学校,成了教师,她当年曾希望爷爷帮忙安排份工作,钟伟没有答应,说走后门不是正路。   水霞回家复习,后来靠自己考上师范,收到通知书后给钟伟写信,他回信说“你干得好”,还让人带回一袋红枣。   钟伟住院那年,平江县送来了一个“国家粮”指标,原本是给他家的,他签字批给了家里一直帮忙的保姆,说她家更需要。   他住院期间,医院领导是他的老部下,主动安排轮椅和看护,他摇头不肯,说自己能动就动,不想给医院添麻烦。   回老家探亲,他从不带随行人员,一个人背着行李挤公共汽车,路远车慢也不叫苦,他的旧居早年就是泥砖房,如今只剩半截门楼和一间屋子,屋顶塌了,里面堆着柴火,没人敢拆也没人修。   他去世后,家里打开他那口军用木箱,里面放着打仗时缴获的物资和几件旧衣,还有一封遗嘱。   上面写着,死后不补发薪金,电视机冰箱交作党费,不办追悼会,骨灰撒在平江起义旧址,不给子女留遗产,不许提名字。   他的家人后来照办,骨灰撒在天岳书院山后,那个地方如今草木繁盛,是当地人熟悉的红色旧址。   钟伟的子孙如今仍在乡下生活,有的种地,有的摆摊卖水果,有的修理电器,全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他们没有继承什么房产,也没有沾过什么光,老百姓提起钟伟,只说他是个打过仗的好干部,从没听说他办过私事。   这位将军一生征战,从不留情;一生为政,从不徇私,他身上的伤疤和那口旧箱子,是他留给子孙后代最真实的见证,到头来,他用一句“都在农村种地呢”,写下了自己一生的结尾,也是他一生最干净的答卷。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廉洁文化进家庭」开国将军钟伟的家风——吴堡县妇联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