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一个人民的兵!”2021年,89岁的一级残疾志愿军老兵立下

如梦菲记 2025-07-24 12:14:55

“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一个人民的兵!”2021年,89岁的一级残疾志愿军老兵立下这样的誓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1年10月12日,一场特别的电影放映在成都悄悄进行,影院中,观众只有一位老人,他身穿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坐在银幕前纹丝不动。   银幕上是《长津湖》的战场,冰天雪地中的志愿军战士趴在雪地里,身披寒霜,神情坚定,影片落幕时,老人缓缓站起,挺直腰背,举起自己仅剩一截的右臂,庄重地向着银幕敬了一个军礼。   那一刻,他的眼泪顺着皱纹滴在胸前,湿了军装,没有人出声,影厅里只有沉默与敬意。   这个老人叫李化武,1933年出生在四川广元昭化区元坝镇云雾村的一个贫苦农家,1951年,他才17岁,就报名参军,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5师105团3营7连4排60炮班。   同年6月,他随部队入朝作战,那年冬天,朝鲜北部已是风雪交加,李化武随部队从阳德一路步行至阵地。   他被编入迫击炮班,负责扛炮架,条件极其艰苦,夜行昼伏,啃的是冻硬的窝头,喝的是山泉和雪水,他说过,那时候并不觉得苦,战争就是你死我活,不能退。   1951年12月,在乔岩山阵地,他们正在坚守高地,美军连续四次发动冲锋,志愿军几次打退敌人,夜里,美军又一次集结兵力发起强攻,部队号角响起,全班冲锋,李化武扛着迫击炮架往前冲了三百多米。   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当场昏迷,三天三夜后才醒来,发现自己正被战友抬着撤离,他滚落在雪地时才知道,双手没有了,右眼也失明了,左眼视力模糊。   即使如此,他没有哭,也没有叫,只是默默忍受剧痛,担心阵地是否守住,战友是否还活着。   他被送回国内,先后转入几家医院抢救,最终保住了性命,1954年,他进入四川的新繁荣军休养院,那里有医生、护士,还有教员教他识字,他从“一”字开始学起,慢慢能读书、写信,还学会吹奏口琴。   生活自理的过程十分艰难,没有手,他只能用断臂夹勺,用嘴吃饭,衣服铺在床上,他一边挪一边穿,常常一顿饭吃得满身是汗,冬天内衣也是湿的,但他坚持下来,没有叫苦。   1956年,他用残臂写下入党申请书,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他的战友给他介绍了杨剑清,原本他拒绝见面,觉得自己这样的人不能拖累别人,但杨剑清觉得他是英雄,愿意与他共度余生,后来他们成家,有了孩子。   1963年,李化武主动申请回到家乡,参与农业劳动,他拒绝继续住在休养院,说自己还能动嘴、走路,不能靠国家一辈子。   他回到村里后,开始放牛、种地、挑粪、翻犁,没有手,他就用肩膀和脖子拉犁,绳子勒得皮破,他常常摔倒在地上,被大粪浇了一身,也不喊人扶,自己爬起来继续干。   有时他背着刚满月的孩子下地干活,孩子饿了就用胳膊夹住喂奶,脚印一深一浅地留在田里,农忙时他也抢着干重活,从不向队里要照顾。   他还做了村里的政策宣传员,每天清早,他背着自制的铁皮喇叭,爬到村后最高的山头,广播国家政策和新闻,他说自己没有能力保家卫国了,就要用嘴为人民服务。   这些年,他多次被请到学校、机关讲抗美援朝的故事,他穿着旧军装,一遍遍讲战场上的经历,他说现在的幸福日子,是那些牺牲的战友用命换来的。   2021年,他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也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清明节时,他独自前往烈士陵园,为牺牲的战友献花,吹奏口琴,年近九十,仍旧背脊挺直,举起残臂敬礼。   他一直说:“我这辈子没有做成什么大事,但我没有拖国家的后腿,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我,我更不能忘记党。”   他不接受特殊照顾,从未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他常对人说,没有手不要紧,只要脑子和心不残废,就还能干事。   2022年1月,他在广元市中心医院因病去世,享年90岁,他的一生,始于战火,归于宁静,他没留下豪言壮语,却用实际行动守了一生的初心,他的最后一句话依旧是:“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当人民的兵。”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抗美援朝老兵李化武: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当好人民的兵——中国军网

0 阅读:16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