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普京停火谈判,只有一个办法。美国战争研究所:若要让普京同意停火和谈判,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乌克兰提供充分的援助和所需要的一切,同时让俄军在战场上遭遇一场惨败。 这话听着糙,却戳中了俄乌战场的死穴。普京这人的脾气全世界都知道,打了快两年,就算前线伤亡再大,也没见他在公开场合露过半点服软的意思。去年赫尔松撤退那会儿,俄军把桥梁炸得稀巴烂,也得对外宣称是“战略转移”,面子工程做得比谁都足。 现在的情况是,乌克兰手里的家伙总不够用。欧盟承诺的一百万发炮弹,拖了半年才给了不到三成。美国的M1坦克刚运到前线,就被俄军的自杀式无人机炸了两辆,泽连斯基急得天天给拜登打电话,话里话外都是催着要更多装备。 这种时候谈停火,等于逼着乌克兰认输。普京怎么可能答应?他手里的筹码还没打完呢。俄军最近在顿涅茨克增派了三个机械化旅,导弹工厂三班倒赶工,连库存的苏联时期炮弹都翻出来擦干净上了战场。 美国战争研究所的报告里有组数据挺扎眼。他们统计,俄军在巴赫穆特虽然伤亡惨重,但硬是靠兵力堆出了优势,这种“添油战术”看着笨,却让乌克兰始终没法形成像样的反击。 要打破这僵局,就得让普京觉得再打下去不划算。去年哈尔科夫大反攻那会儿,乌军一口气收复几千平方公里土地,俄军仓皇撤退,那会儿莫斯科确实松过口,愿意坐下来谈粮食协议。可惜后来西方援助没跟上,乌军后劲不足,谈判桌又凉了。 现在想复制这一幕,难上加难。俄军早就学精了,在前线修了三道防线,地雷埋得比地里的石头还多。乌克兰要想打出一场像样的大胜,光靠现有的装备根本不够。他们需要更多的远程导弹,能直接炸掉俄罗斯本土的军火库;得有足够的战斗机,把俄军的轰炸机从头顶赶跑;还得有足够的无人机,像去年炸黑海舰队那样,把俄军的后勤线搅成一锅粥。 可这些东西,西方给得磨磨蹭蹭。德国的豹2坦克吵了半年才放行,美国的ATACMS导弹藏着掖着,直到最近才敢给几枚射程短的。这种“挤牙膏”式的援助,让乌克兰始终处于“饿不死也吃不饱”的状态,别说打大胜仗,能守住现有阵地就不错了。 普京心里跟明镜似的。他赌的就是西方的耐心先耗尽。欧洲国家的民众反战情绪越来越高,美国国会里的共和党人天天吵着要削减对乌援助。只要再熬几个月,乌克兰可能连炮弹都凑不齐,到时候别说谈判,恐怕得眼睁睁看着俄军把战线往前推。 所以美国战争研究所才说,没别的路可走。要么就把压箱底的家伙都给乌克兰,让他们能在顿巴斯或者扎波罗热撕开个大口子,把俄军的补给线拦腰斩断,甚至能威胁到克里米亚的安全。要么就别指望普京会放下身段谈停火。 这种打法当然风险不小。俄罗斯的核威慑不是摆设,真把普京逼急了,谁也不知道他会干出啥事儿。但现在的僵局摆在这里,想舒舒服服谈出个结果,简直是做梦。 战场之外的事儿也得算上。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虽然受了制裁,可靠着卖给印度、土耳其,外汇储备反而比战前还多。普京手里有钱,就能接着把仗打下去。乌克兰呢?国库早就空了,全靠西方贷款吊着命,拖得越久,谈判的底气就越弱。 说到底,想让普京坐上谈判桌,就得让他看见实实在在的失败。这种失败不是丢几个小村子,而是得伤筋动骨,让他觉得再打下去,俄罗斯的国力都得被掏空。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西方得把援助的阀门彻底打开,让乌克兰有足够的力气打出一场颠覆性的胜利。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俄罗斯最先进的导弹在基辅炸了三年,结果乌克兰高层们照样活蹦乱跳。最近普京终于回
【8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