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知道我的痛风治疗方法,今天索性公之于众。   痛风,中医古籍中称之为“白

向薇谈养 2025-07-24 08:42:32

很多人想知道我的痛风治疗方法,今天索性公之于众。   痛风,中医古籍中称之为“白虎历节”,以其痛如虎咬、游走不定而得名。传统中医认为,其病机多与过食肥甘厚味、醇酒炙煿,导致湿热内生,流注关节经络;或外感风、寒、湿邪,郁久化热;亦有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筋骨失养,痰瘀内生,痹阻关节所致。   历代医家治法多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为主,兼顾祛风除湿、化痰逐瘀、补益肝肾。但随着口罩事件的冲击,国民体质普遍出现变化,现在寒湿体质人群逐渐增多,常见畏寒肢冷、困倦乏力、脘腹胀满、大便溏粘、舌体胖大、舌苔白腻。痛风患者在此背景下,其寒湿困阻之象尤为深重。   究其原因,疫毒侵袭、过用寒凉药物、居家缺乏运动、情志郁结等因素,均易损伤脾肾阳气,导致水湿运化无权,寒湿浊邪内生并蓄积。湿性重浊粘滞,与风寒相合,痹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发为痛风。浊邪内蕴,日久不化,沉积于关节筋膜,则形成痛风石。   基于以上情况和多年临床经验,我提出了健脾、助运、化湿、泄浊的痛风治疗方法,简称为“健脾助运”法;以健脾助运为基础,遇阳虚患者温阳,遇血淤患者活血化瘀,遇肝郁患者疏肝理气,遇蕴毒患者清热解毒,具体用药方法如下:   健脾助运可选用茯苓、白术。茯苓味甘淡,性平,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白术苦甘温,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二者合用,恢复脾胃运化功能,杜绝湿浊生成之源。   化湿泄浊常用薏苡仁、萆薢。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能清利关节之湿浊;萆薢善于利湿去浊,分清泌浊,使湿浊从小便排出。   针对不同兼证,需灵活用药。阳虚患者,加用制附子、肉桂温阳散寒。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肉桂补火助阳、温通经脉,二者温煦肾阳,驱散体内寒湿。   血瘀患者,配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桃仁破血行滞,红花活血通经,促进气血运行,消散关节淤滞。肝郁患者,用柴胡、白芍疏肝理气。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调和肝脾,蕴毒患者,加入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清除体内蕴结之毒邪,缓解关节红肿热痛。   在这个治疗过程中,不但尿酸会下降,痛风石会逐步排出,就连身上其他症状也会逐步缓解或消失!今天我把这些方法公之于众,就是希望能够被痛风朋友们所看到,能帮一个是一个!我是中医施建勇,感谢大家的信任!

0 阅读:523

评论列表

Paul-Milan

Paul-Milan

5
2025-07-24 22:36

健脾助运:茯苓、白术;化湿泄浊:薏苡仁、萆薢;温阳散寒:肉桂、制附子(阳虚者);桃仁、红花(血瘀者);用柴胡、白芍(肝郁者);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

用户42xxx61

用户42xxx61

3
2025-07-24 14:56

没药量东讲几味西说几味也不成方这也叫公布?是想让人上门求药好宰一翻。

向薇谈养

向薇谈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