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要素+政策+产业端”共振 核心观点 AI医疗作为“AI+高门槛垂类”代

丹萱谈生活文化 2025-07-24 00:21:28

“底层要素+政策+产业端”共振 核心观点 AI医疗作为“AI+高门槛垂类”代表,叠加底层技术进阶、政策引导及产业推进,值得高度关注。 主要逻辑 底层要素升级:OpenAI发布ChatGPT智能体(Agent)、国内Kimi推出K2版本(Agent能力增强),英伟达H20芯片提升云端效率,为AI医疗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政策密集护航:国家卫健委《智慧医疗分级评价方法》纳入AI辅助诊疗等指标;七部门印发方案推动医药工业数智化;强基工程+商保机制助力基层落地。 产业加速推进: 1)AI制药:全球超100项AI驱动药物管线,英矽智能、晶泰科技等企业项目进入临床阶段。 2)医院端:智慧医院建设深化,CDSS、AI影像平台成标配,润达医疗、嘉和美康等落地头部医院,科技公司联合打造闭环方案。 3)诊断与信息化:AI赋能分子诊断、影像病理等场景,第三方实验室推进“自动化+AI”系统;国新健康、讯飞医疗发布升级大模型,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加速。 4)前沿领域:AI手术机器人完成自主胆囊切除试验,Neuralink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取得突破。 后续催化 Chat GPT5或将发布、7月26-29日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Deep seek新版本推出等。 相关标的 润达医疗、嘉和美康、讯飞医疗、安必平、华大基因、金域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控股、塞力医疗、美年健康、鱼跃医疗、乐心医疗、九安医疗、晶泰控股、英矽智能(待上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翔宇医疗、爱朋医疗、心玮医疗、伟思医疗、微创机器人、京东健康、医脉通等。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