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救救俺爹吧!”1997年,女人将一枚勋章递给了47集团军军长,可没想到这枚勋章,不仅让她爹被特批入北京301医院免费治疗,还享受到了副师级待遇,什么情况? 1997年初春,甘肃武威市一间简陋的农家小院里,张慧看着父亲日渐消瘦的身影,心里发愁。父亲张国富患病多年,最近病情恶化,当地医院已经束手无策。 翻箱倒柜时,她无意中发现了一本褪色的复员证和一枚特等功勋章,证件上写着“47集团军139师415团”的字样。张慧决定去部队驻地碰碰运气,看能否得到一些帮助。 47集团军营门口,张慧向哨兵说明来意,值班参谋接过证件核实身份,随即通知了军务处。档案室的资料显示,张国富曾在1951年临津江战役中坚守阵地72小时,阻击美军第25师进攻。 军务处立即联系北京301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老人体内有三枚弹片,其中一枚位于胸腔,距离心脏很近。主任医师王建国说,这种情况能存活到现在,主要靠老人顽强的意志。 住院期间,护士们发现老人总是把止痛药省下来,问他原因,他说习惯了,当年在战场上药品紧缺,轻伤员都不用药。他的枕头下压着一张老照片,是1951年全班23名战士的合影。 张慧这才知道,父亲从没提过自己的战功,村里人只知道他是个老兵,每年会去县城的烈士陵园扫墓。村支书回忆,张国富担任民兵连长期间,带头修建了三座小型水库,解决了全村的灌溉问题。 病房里陆续来了一些特殊的探望者,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从沈阳赶来,他是张国富当年的战友李福贵。李福贵说,1952年他负伤后,是张国富背着他走了十几里山路送到野战医院。 另一位来访者是韩国商人朴正勋,他父亲在战争中曾被志愿军救助,多年来一直想找到恩人。通过战友会的帮助,他终于找到了张国富。 医院为张国富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医生决定保守治疗,不再尝试取出弹片。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逐渐稳定。 出院前,部队领导提出为张国富申请各项优抚待遇,老人只是摇头,说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他唯一的要求是,希望能把那件破旧的军装修补一下,这是他最珍贵的纪念品。 县里得知消息后,专门拨款改善了张国富的住房条件,还安排了定期体检。老人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5点起床,在院子里练练太极拳。 邻居王大妈说,张国富平时话不多,但谁家有困难他都会帮忙。前年她家盖房子缺人手,80多岁的张国富还去帮忙搬砖。大家劝他歇着,他说闲不住。 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开始收集整理张国富的事迹,在走访中他们发现,老人曾经把政府发放的困难补助金退回去好几次,理由是村里还有更需要帮助的人。 张国富的儿子张建军说,父亲很少谈战争的事,只有一次喝多了酒,父亲提到班里的小王,才18岁就牺牲了。说着说着,父亲就哭了,那是他第一次见父亲流泪。 如今,张国富的故事被收录进了县志,当年他参与修建的水库还在使用,灌溉着上千亩农田。水库大坝上,村民们自发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饮水思源”四个字。 张慧说,这次看病让她重新认识了父亲,以前只觉得他是个倔老头,现在才明白那份倔强背后的坚守。她开始记录父亲的点点滴滴,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些老兵的故事。 其实在我们身边可能还有很多这样的老人。他们不善言辞,从不炫耀过往,默默地过着平凡的日子。 你有没有留意过身边的老人?他们看似普通的外表下,会不会也藏着一段传奇? 信源: 中国军网|《老兵张国福:英雄的荣光永不褪去》
“首长救救俺爹吧!”1997年,女人将一枚勋章递给了47集团军军长,可没想到这枚
青山绿水情难离
2025-07-23 23:59:00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