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大党领袖拉胡尔彻底破防了,高高兴兴的去参观印度最大企业之一信实工业集团的下

元昊聊文化 2025-07-23 17:00:14

印度国大党领袖拉胡尔彻底破防了,高高兴兴的去参观印度最大企业之一信实工业集团的下属电视机厂。到了现场,一打听才知道,除了塑料外壳,其他一切零部件基本上都进口自中国,拉胡尔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本来是去给自家大企业“撑场面”,想看看“印度制造”多厉害,结果临门一脚发现,除了个壳子是本地的,核心零件全得靠中国。 拉胡尔后来更悲愤,因为他发现这不是信实一家,好多印度大企业都这么干,说白了,就是“组装厂”模式:把国外零件凑一块儿,贴个印度牌子就敢叫“本土制造”。 这哪是真发展工业啊,分明是在产业链的最底端打转,赚点组装费,大头利润全让零件出口国赚走了。 其实这事儿也暴露了印度制造业的老毛病:看着热闹,实则虚得很。 想造个像样的电视机,屏幕得从中国买,芯片可能来自中国,电路板、连接器说不定还是中国产的,自己就弄个塑料壳子,这能叫“完整产业”吗? 别说高端制造了,就连基础零部件都没攥在自己手里,这工业底子薄得就像一层纸。 拉胡尔琢磨“印度啥时候能有自己的完整民族产业”,这话问到了点子上。 老百姓盼的“本土制造”,是从零件到成品都能自己搞定,能带动就业,能让钱留在国内,而不是光靠组装撑场面。 所以印度网友喊着“让拉胡尔当总理”,其实不是有多信他,而是太盼着有人能真把民族工业当回事,这些年印度喊“自力更生”喊得挺响,可真要补全产业链,哪有那么容易? 得有技术积累,得有配套工厂,得有熟练工人,还得有敢砸钱搞研发的魄力,这些都不是喊口号能出来的。 中国制造业能从零件到成品全搞定,那是几十年一点点攒出来的:从做袜子、玩具起步,慢慢啃技术,建工厂,攒下完整的产业链。 印度现在缺的就是这个“慢功夫”,总想着走捷径,结果就是“壳子自己做,核心靠进口”。 谁不想自家产业硬气起来?但光悲愤没用,得真刀真枪补短板,不然再过几年,可能连塑料外壳都得进口,那才真叫尴尬。

0 阅读:160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03

用户18xxx03

2
2025-07-23 18:25

我们在八九十年代也一样

猜你喜欢

元昊聊文化

元昊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