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印度不闹腾!原来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不是筑高坝蓄水发电,而是开挖隧道,利用落差发电,对下游水量基本不造成影响。还可以让印度、缅甸和孟加拉国用上便宜的电。 这个设计方案,可以说是从根源上打消了下游国家的顾虑。 过去,一提到在雅鲁藏布江这样的国际河流上建工程,下游国家马上就会紧张起来,生怕上游把水龙头给关了。 但这次中国的做法完全不同,直接绕开了传统修建高大水坝的模式,这在世界水电工程史上都是一次大胆的创新。 这个工程的核心,就是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墨脱水电站,它采用的是一种叫做“截弯取直”的巧妙构思。 工程师们没有在河道上筑起百米高墙,而是选择在山体内部开凿长达几十公里的引水隧道。 这样一来,河水就能顺着隧道直接流到下游,利用那超过两千米的巨大天然落差来冲击发电机组。 整个过程更像是给河流找了一条“捷径”去发电,而不是强行把它拦下来。 最关键的是,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江水,依旧会沿着原本的河道自然流淌,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下游的水量供应。 为了进一步证明对生态的保护,中国水利部门还公布了监测数据。 数据显示,工程实施后,下游河道的生态基流量始终维持在每秒五千立方米以上,完全符合甚至超过了国际上对跨境河流开发的环保标准。 不仅如此,工程在细节上也下足了功夫,充分考虑到了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比如,为了保护鱼类,专门设计了先进的鱼类洄游通道,确保它们的迁徙路线不受阻碍。 同时,还采用了分层取水系统,这样可以保证下泄的水温和自然河道的水温基本一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干扰。 这些技术上的突破,不仅获得了联合国环境署的认可,还为全球其他国家在高海拔地区开发水电项目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这个工程的意义,也远远超出了发电本身。 它更像是一个区域合作的催化剂,通过共享清洁能源,把周边的国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按照规划,墨脱水电站产生的巨大电能,将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尼泊尔、缅甸等南亚国家。 预计输送过去的电价,要比这些国家目前使用的传统能源便宜三成以上。 这对于长期面临能源短缺、电价高昂的南亚各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这种“以电促合”的模式,不仅帮助邻国降低了发展成本,也为整个地区注入了和平与稳定的新动力。 当大家都能从合作中获益时,过去的那些猜忌和矛盾自然就少了。 中国的这个方案,给世界提供了一个解决跨境水资源问题的“中国智慧”。 它证明了,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完全可以在不损害他国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 这不仅是一项伟大的能源工程,更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印度怒了!印度近几日对雅鲁藏布江上电站建设的强烈反对,理由是:“65%—70%
【14评论】【11点赞】
君临天下
“超过90%的江水依旧会沿着原本的河道自然流淌”,换句话说,雅鲁藏布江新建发电站,只要10%的江水,就能带动3000万千瓦的发电机正常满负荷运行
用户13xxx07
条件成熟后可以向国内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