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英国一男子以3万英镑买下一辆废弃的坦克,然而谁都没想到,就在他打开油箱盖子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一根又一根的金条。 2017 年的英国德文郡,57 岁的尼克・米德正蹲在自家农场的仓库前,看着一辆刚运到的坦克发愁。 这辆 36 吨重的铁家伙浑身裹着锈迹,履带卡着沙砾,车身上还留着几个深浅不一的弹孔 —— 这是他从一个军品交易网站上淘来的伊拉克 69 式坦克,花了 3 万英镑,外加一辆军用卡车和一门自行火炮才换到手。 尼克在当地小有名气,不是因为农场的收成,而是他那近 300 辆的军用车辆收藏。 从二战时的威利斯吉普到冷战时期的装甲运兵车,他的仓库像个露天军事博物馆。 这次买 69 式,是因为它的特殊来历:中国在 59 式基础上改进的型号,上世纪 70 年代出口伊拉克,海湾战争时被联军缴获,辗转流落到英国,在军迷眼里是块难得的 "活历史"。 "先拆油箱,把里面的陈油清干净。" 尼克招呼来相熟的机械师老汤姆。 两人踩着履带爬上车身,用扳手拧开外挂副油箱的盖子,一股刺鼻的柴油味涌了出来。 老汤姆伸手去拎,突然 "哎哟" 一声:"这空油箱怎么跟灌了铅似的?" 尼克觉得奇怪,找来钢锯贴着油箱底部慢慢切割。 锯条碰到硬物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他俯身一看,油污下面似乎粘着几块金属锭。 老汤姆递来喷灯,火焰扫过的地方,油污融化滴落,露出了黄澄澄的边角。 "这是..." 尼克的声音有点发颤,他用螺丝刀撬开一块,沉甸甸的金属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两人把五块金属锭搬到磅秤上,指针指向 25 公斤。 尼克想起自己收藏的几块纪念金币,赶紧找来砂纸打磨金属锭的边角 —— 露出的断面依旧金光闪闪,没有像铜铁那样氧化发黑。 "是黄金!" 老汤姆突然喊出声,手里的扳手 "哐当" 掉在地上。 消息很快传开,有人翻出坦克的履历档案:这辆车 1974 年从中国出口到伊拉克,1990 年随部队开进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后被遗弃在沙漠里,直到 1991 年被英军装甲部队拖走。 结合这些信息,镇上的历史老师约翰推测:"八成是伊拉克士兵抢了科威特的金库,急着藏赃物,就塞进了坦克油箱。" 尼克盯着金条上模糊的印记,心里七上八下。 按英国法律,合法购得的物品,其附带物也归买家所有。 他的律师朋友甚至打来电话,说这种 "战利品中的战利品",只要能证明不是偷来的,完全可以合法处置。 但看着金条上隐约的阿拉伯文刻痕,尼克总觉得不对劲 —— 这些东西沾着战争的血腥味。 三天后,尼克还是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 两名警察来的时候,特意带了个银行的贵金属鉴定师。 鉴定师用硝酸滴在金条上,没有丝毫反应,确认是纯度极高的黄金,按当日市价算,总值超过 200 万英镑。 警察开了张收据,说要调查金条的原主,可能涉及科威特被抢的财产,然后就把东西拉走了。 接下来的半年,尼克的农场总有人探头探脑。 有记者扛着摄像机守在门口,有自称 "伊拉克皇室后裔" 的人打电话来认亲,甚至还有拍卖行的人出价 5 万英镑,想提前预定 "未来可能归还的金条"。 尼克一概不理,每天照样给坦克除锈、换零件,他打算修好后,在车身贴块牌子:"本车曾携带 25 公斤黄金穿越沙漠"。 可警察那边迟迟没有消息。 他去问了几次,对方总说 "还在调查国际归属"。 直到 2018 年初,一个警官才含糊地告诉他,金条可能要移交给 "相关国际机构",至于是哪个机构,却不肯明说。 尼克这才有点发懵,他原本以为,就算不归自己,至少能知道这些黄金最终去了哪里。 2024 年,当记者再次找到尼克时,他正坐在修复一新的 69 式坦克上,给一群来参观的孩子讲海湾战争的故事。 坦克喷上了沙漠迷彩,炮管擦得锃亮,只是外挂油箱的位置换了个新的,切口处还能看出焊接的痕迹。 "后悔吗?" 记者问他。 尼克摸了摸坦克的装甲,沉默了一会儿才说:"要是知道最后连个说法都没有,当初或许会再想想。" 他顿了顿,指着远处仓库里的其他藏品,"但这些铁家伙教会我一件事 —— 战争留下的东西,从来都不只是黄金。" 后来有人查证,类似的事在收藏圈不算新鲜。 2015 年,美国一个古董商在一辆二战时的德国半履带车里,发现了夹层藏着的 30 枚钻石;2019 年,法国一个农民在翻修爷爷留下的拖拉机时,从变速箱里倒出了一沓纳粹时期的债券。 这些带着历史尘埃的宝藏,总在提醒人们:那些看似废弃的旧物里,可能藏着一段没被书写的往事。 尼克的 69 式坦克最终成了当地的一个小景点......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2017年,英国一男子以3万英镑买下一辆废弃的坦克,然而谁都没想到,就在他打开油
语蓉聊武器
2025-07-23 11:56: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