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他们抱着一摞资料,逢人就问:“你们这儿有没有个叫曹玉海的烈士?他是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英雄。” 可问遍了县民政局、档案馆,甚至挨家挨户找曹姓人家,所有人都摇头:“没听说过,咱这儿没这个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对白枕套在玻璃柜里泛着黄,针脚细得像眼泪,“永不变心”四个字早被岁月磨得发毛。 1997年的莒南县没人记得曹玉海,直到制药厂老曹头叼着烟嘟囔:“俺村倒是有个当兵的叫这名,打鬼子走了就没信儿……” 档案袋里“山东莒县”四个字骗了所有人,1951年牺牲在朝鲜的曹玉海,籍贯栏写得潦草,半个世纪后成了打不开的谜。 民政局的人摇头,档案馆的干部翻烂了名册,连曹家祠堂的老族谱都查不出这个名字。 直到老曹头领着人推开东店头村一间土屋,炕头积灰的木匣里突然抖出一张泛黄的《人民日报》,1951年6月的铅字印得发亮:“特等功臣曹玉海,三次入伍,以身许国”。 他19岁第一次穿上八路军军装时,莒南的雪下得埋人。反扫荡战斗里被子弹打穿,伤没好透就拄着棍子找部队,硬挤进第二支八路军队伍。 战友记得他棉袄总渗着血,冲锋时却跑在最前头,四平保卫战顶着炮火抢回七具战友遗体,子弹削掉半片耳朵还攥着机枪不放,梁兴初军长亲手给他别上“保卫四平十勇士”勋章。 1949年他在宜昌城下被炮弹掀翻,醒来时武汉东湖的樱花正开。组织把监狱长的委任状塞进他手里,疗养院的女护士红着脸给他换药,纱布解开全是弹孔。 姑娘绣的鸳鸯枕套才完成一半,朝鲜战场的炮声就炸碎了晨雾。 老部队路过武汉那晚,曹玉海把转业证撕得粉碎,踹开师部大门吼得震天响:“身上七个枪眼还没堵住美国人的炮呢!” 350.3高地的土被汽油弹烧成黑灰时,他口袋还揣着未婚妻的信。姑娘在武汉等他回去结婚,他却把绣着“永不变心”的枕套压在了行军包最底层。 美军骑一师的坦克碾过第三道战壕,电话里团长吼着要他撤退,曹玉海甩开话筒冲进火海:“敌人贴着脸了,走个啥!” 第七次冲锋的弹片切开他胸膛,战士们看见营长的手指还扣在扳机上,身后雪地里歪歪扭扭爬出二十多米血痕。 活下来的老兵说,曹玉海牺牲前念叨还过东店头村的石榴树。 回头看他28年的人生,像被炮火犁过的地,19岁打日军,22岁剿土匪,26岁横渡长江,最后倒在异国山岗时,怀里那张姑娘的照片被血黏在了奖章上。 1997年,莒南县重修烈士陵园,民政局干部蹲在曹家老宅门槛哭得打颤,英雄的灵位早被风雨蛀空,唯有那对枕套上的绣线,在阳光下亮得像雪地里的血。 官方信源: 光明网《曹玉海:阻敌苦战7天7夜献出年轻生命》
1973年,梁兴初将军被下放到太原一个化工厂劳动改造,一天他正在打扫卫生的时候,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