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小朋友沉浸式感受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 照片上是1974年建的元宝山发电厂。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我国抓住西方技术解禁契机,于1974年启动元宝山项目一期工程:其中法国阿尔斯通的汽轮机、瑞士勃朗·鲍威利的发电机、美国燃烧工程的锅炉、德国技术的控制系统,堪称当时“多国技术集成”的典范。耗资高达43亿元,相当于全国总基建年度预算的3%……,要知道在1970年代外汇储备不足1亿美元,1974年人均GDP仅178元的年代的背景下,堪称倾举国之力的战略投入。 从后知后觉的角度看,这个决策体现的不仅是能源安全考量,更是工业文明的启蒙,通过“市场换技术”提前20年布局了电力现代化。今天蒙东地区风电光伏的快速发展,某种程度上正是站在这些早期火电基地的电网架构基础上实现的。 可是那个时代,要下如此大的决心,得是何等魄力!而这样的项目,元宝山并不是唯一。每当看到这些见证新中国发展足迹的大型基建,都会想到他们那一代领导人“为万世开太平”的卓绝眼光,同时感恩我的父母一代,他们吞下三代人的苦,才有今天的锦绣河山! 致敬伟大的中国人,致敬河山
今天带小朋友沉浸式感受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 照片上是1974年建的元宝山
全球事件鉴
2025-07-23 10:21: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