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疏远美国靠近中国,小心思很现实,然而中方不会让他轻易得偿所愿! 美印关系近期出现新变化,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此前,美印为制衡中国关系升温,一度极为亲密。但印巴冲突之后印度的糟糕表现令美国大失所望,双方逐渐疏远,原因主要有三点。 其一,印巴冲突之后,特朗普宣称是自己调停了印巴冲突,这与印度一直宣称的“靠实力迫使巴基斯坦停战”大相径庭。特朗普的这一立场惹恼了印度,莫迪拒绝了他的访美邀请。 其二,特朗普在关税战碰壁后不断向中国示好,缓和对华关系,甚至传出会参加胜利阅兵。特朗普的反复无常以及随时可能出卖盟友的一贯作风让印度深感不安。 其三,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与中国暂时休战,却对印度态度强硬,全然不顾印度的诉求,除了药品,要求印度完全开放市场,还要对印度征收高额关税,美印贸易谈判陷入僵局。 在此情形下,印度开始重新调整对华关系以进行风险对冲。印度外长苏杰生五年来首次访华,同时印度也向中国表明了解决边境问题的立场,在舆论宣传上对中国的立场也有所缓和。 不过,印度在向中国释放善意的同时,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一是想在稀土问题上对中国提要求。中国收紧稀土管制后,印度的工厂已处于停工状态,与中国强硬没有好处,更得不到梦寐以求的稀土,所以希望借助释放善意来与中国做交换。二是向中国释放善意,给美国使绊子,让美国知道印度并非必须依靠它,也有可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借此警告美国不要对印度逼迫太甚,顺便增加与美国谈判的筹码。 但这种“左右逢源”并非长久之计,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印度这步棋最终能否走好,还需拭目以待。 印度的这种“左右逢源”策略面临诸多挑战。在对华关系上,尽管印度意图讨要稀土,但中国不会轻易满足印度的单方面要求。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的出口政策是综合自身发展需求、环境保护以及国际市场稳定等多方面因素考量的。 印度若想从中国获取稀土资源,就必须在中印关系的其他方面表现出积极态度和诚意。例如,在边境问题上遵守双方已达成的共识,避免挑衅性行动。而且,中印在贸易、文化交流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印度不能只盯着稀土这一方面。 对于与美国的关系,印度试图将改善对华关系作为增加谈判筹码的做法可能会事与愿违。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一贯优先考虑自身利益,一旦发觉印度的这种意图,可能会对印度采取更强硬的态度。美国可能会在军事合作、贸易政策等多方面对印度加以限制,这会使印度陷入更被动的境地。 此外,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印度的这一系列举动。其他国家可能会依据印度的外交决策来调整自身与印度的关系。如果印度在处理与中美两国关系时表现得过于功利和摇摆不定,可能会损害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和形象,进而影响其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外交关系和合作机会。 印度若要真正走好这步棋,就需要从更长远、更全面的角度权衡利弊,制定出符合自身国家利益且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外交策略。否则,印度很可能在中美这两个大国的博弈中陷入两难境地,最终得不偿失。
印度这是怂了?居然公开向中国服软!一名印度政策界人士坦言:印度如今的处境非常艰难
【26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