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李永乐毕业后在北京求职的时候,却是屡屡碰壁,外企

语蓉聊武器 2025-07-23 00:56:45

2008年,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李永乐毕业后在北京求职的时候,却是屡屡碰壁,外企不要他,世界500强也不要他,万般无奈之下应聘人大附中的物理老师,结果校长问他,给你4000元工资,你愿意吗?没想到李永乐说出的一句话,让校长记了一辈子。 清北毕业生在多数人眼里,路早就铺好了。 不是进顶尖企业拿高薪,就是搞科研做学问,总之得是光鲜亮丽的路子。 但李永乐不一样,这位同时揣着清华北大毕业证的高材生,最后却站在了中学的讲台上。 年轻时,李永乐去清华读了电子工程的硕士,期间发表过好几篇有分量的论文。 单看这份履历,谁都觉得他该进个跨国公司或者研究院。 2008 年毕业那年,李永乐也确实往各大名企跑。 索尼的笔试他考了第一,面试时人家问能不能接受加班,他想都没想就说不能。 结果自然是没下文。之后又面了几家,要么是因为类似的耿直回答,要么是面试官觉得他太 “书生气”,总之全黄了。 朋友都劝他灵活点,他却梗着脖子说,工作是做事,不是卖时间。 那段时间他挺迷茫的,整天对着电脑发呆。他爸是个老教师,看他这样,就随口说,要不试试去学校? 巧的是,没过几天他路过人大附中,看见学生们背着书包说说笑笑,阳光洒在他们校服上,突然心里一动。 他便开始四处寻找工作,投送自己的简历。 面试那天,他只获得了4000元的工资,而李永乐说,我就想让更多人觉得物理有意思,钱够花就行。校长盯着他看了半天,最后说,明天来上班吧。 刚教书那会儿,他确实手忙脚乱,对着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光讲公式定理根本没人听。 他就琢磨着改方法,讲浮力就搬个鱼缸到教室,讲气流就带学生去操场放风筝。 有回做电磁实验,用易拉罐和磁铁弄出了火花,被学生拍下来发到网上,居然小火了一把。 后来他开始在网上发教学视频,从闰年讲到卫星轨道,偶尔还扯扯社会热点里的科学道理。 有次讲博弈论,拿葫芦娃举例子,一下就火出圈了。现在他账号上粉丝几千万,不少家长说,孩子就爱听他讲物理。 这事儿让我想起前几年听说的一个姑娘,复旦生物系的,博士毕业放着研究所不去,回老家开了个自然课堂,带小孩挖野菜认昆虫。 有人说她傻,她却说,比起在实验室做重复实验,她更喜欢看孩子眼里的光。 李永乐在人大附中待了十几年,教出的学生里,三百多个考进了清北,还有十几个拿了物理竞赛大奖。 他还是老样子,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下课就被学生围着问问题。 有人问他后悔吗,他总说,当年要是去了外企,现在可能在算 KPI,但现在,他在算孩子们眼里的光。 爱情这东西,和选工作有点像。 不是看对方多有钱多体面,是看在一起舒服不舒服,能不能让你觉得,日子有奔头。 李永乐选了讲台,就像有人选了那个没钱但愿意陪她看星星的人,各有各的道理。 对此,有网友表示,看李永乐这事儿,挺感慨的,清北文凭攥手里,放着高薪不挣去当中学老师,4000 块够干啥的?但也有人觉得,这才是真通透 —— 知道自己要啥,不被外界眼光绑架。 还有的网友表示,说实话,现在多少人干着高薪工作,天天喊着 “为了碎银几两”,转头又羡慕能做喜欢的事的人。 他拒绝加班那会儿,多少人骂他情商低,可现在再看,能守住自己底线,还把日子过明白的,才是真本事。 也有的网友认为,不过也有网友觉得,这毕竟是少数案例,普通人为了生计,哪能这么任性?但不管怎么说,他让那么多孩子爱上物理,这事儿比挣多少钱都实在,换作是我,可能没这魄力,但真心佩服他敢选自己的路。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0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