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打入敌人内部了?以“反华”为口号的前中国人石平,成功当选日本参议员。 石平原是中国四川人,年轻时家境普通但读书刻苦,后来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成为全家乃至家乡的骄傲。 1980年代,他获得国家公费留学机会赴日本深造,本该学成归国效力,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初到日本时,他被当地的繁华景象所震撼,逐渐对祖国发展失去信心,转而主动迎合日本右翼势力。 2007年,他正式加入日本国籍,改名“石平太郎”,并开始以“前中国人”身份活跃于日本媒体,专门发表反华言论。 今年7月21日,石平以日本维新会的代表身份当选参议员,任期三年。 他的政治立场非常明确,就是反华。在选举过程中,他不断强调要“守护日本”,还提出要修改日本的宪法,重新检讨日本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这种论调其实在他过去多年公开发表的言论中也很常见,他经常批评中国,观点也比较极端。 这次参选的过程也有点波折。今年2月他本来已经被日本维新会推荐参选,但到了3月,他因为网络上出现大量攻击他的言论,一度宣布退出选举。 不过没过多久,他又改变了主意,表示“不能向诽谤屈服”,重新参选,最终成功当选。 石平的身份转变,是很多人讨论的焦点。他原本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后来却加入日本国籍,还在政治立场上彻底转向,甚至比不少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更激烈地反华。 日本《产经新闻》在报道中提到,他自称“在精神上与中国诀别”。这种身份和立场之间的冲突,让他的形象在公众眼中显得特别复杂。 石平的这些行为无疑令中国民众非常愤慨,连他的父母也深感耻辱,最终与他断绝关系。 更为讽刺的是,石平虽极力讨好日本社会,却始终未被真正接纳。日本民众视他为投机者,质疑其诚信。 他仅在三流大学谋得教职,收入微薄,需靠参加右翼演讲赚取每场不足10万日元(约5000元人民币)的酬劳维持生计。 近年他更陷入穷困境地,甚至被曝依靠救济金度日,妻子也携子离去。 与此同时,与他同期留日归国的学者多已成为中国高校的学科带头人,两相对比,境遇天壤之别。 石平的人生轨迹是一面刺目的镜子。他背弃了培育他的祖国,最终也被新依附的社会所边缘化。 这种双重背叛的结局警示我们:无论身处何地,祖国都是一个人精神与尊严的根基。 割裂血脉、诋毁母邦的行为,或许能换取短暂利益,却注定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日本社会对他的排斥恰恰证明,一个连故土都能肆意践踏的人,永远无法赢得他人真正的尊重。 当然,石平事件更敲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警钟。他出身北大哲学系,曾是寒门学子励志的典范,却在价值观上彻底迷失。这提醒我们,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筑牢家国情怀的根基。 石平从“北大学子”沦为“反面教材”的悲剧,终将被奔腾向前的中国浪潮所淹没。
这是打入敌人内部了?以“反华”为口号的前中国人石平,成功当选日本参议员。 石平原
琼花瑞草园
2025-07-22 21:54:05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