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韩国围绕**太极八卦图案**的起源争议,在2009年因韩国游客在武当山的言

马嘉祺说 2025-07-22 20:34:48

中国和韩国围绕**太极八卦图案**的起源争议,在2009年因韩国游客在武当山的言论而升级为所谓的“申遗门”事件。这一事件的核心在于韩国方面指责武当山盗用其国旗图案,并声称要将太极图“全部申遗”。然而,该文章指出,这一指控忽略了韩国国旗设计与中国文化的深厚历史渊源。

---

### **“申遗门”事件的起因与发酵**

2009年,几位韩国游客在湖北武当山看到刻有太极八卦图案的石头后,误认为这是对韩国国旗的盗用,随即拍照上传网络,号召同胞共同声讨。这一事件在韩国网络迅速传播,阅读量突破15万,引发了大量韩国网民对中国的指责。他们甚至提出要将太极图“全部申遗”,使得这场风波被戏称为“申遗门”。

---

### **韩国国旗的中国渊源**

文章详细阐述了韩国国旗(太极旗)的诞生过程,证明其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

* **1882年,朝鲜王朝(清朝附属国)尚无国旗。** 在看到他国船只悬挂国旗后,朝鲜高宗向清朝请求使用黄龙旗,但被清政府拒绝,只允许使用四爪龙旗。

* **制作难题与中国建议。** 由于四爪龙旗制作复杂,朝鲜再次向中国求助。清朝外交官马建忠建议采用《周易》中的太极八卦图,认为其既有文化底蕴又方便制作。

* **太极旗的最终形成。** 尽管英国人建议简化,最终版本只保留了乾、坤、坎、离四卦,形成了白底黑图的太极旗。

* **最初的旗帜文字。** 最具说服力的是,这面初代国旗两侧赫然绣着八个汉字:“**大清国属,高丽国旗**”。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后,朝鲜抹去了前四个字;1948年韩国建国后,连“高丽国旗”四个字也消失了,只剩下太极四卦图。

---

### **太极图与中华文化的深厚根基**

文章强调,太极思想源自中国《周易》,其雏形可追溯至五千年前伏羲创八卦。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随处可见太极图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文章还指出,在武当山建观立庙时,朝鲜半岛的新罗国还在向唐朝称臣纳贡;宋朝太极图案基本定型时,高丽文人还在用汉字书写“小中华”诗文。这些历史脉络都清晰地表明,韩国国旗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文化。

---

### **“申遗门”背后的文化焦虑**

文章将韩国的这种“抢夺”行为归因于其**文化焦虑症**。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国附属国,近代又遭受日本殖民统治,导致韩国本土文化根基相对薄弱。这种“万物起源在韩国”的执念,本质上是对自身文化不自信的过度补偿,正如文化学者所分析的:“越缺什么,才越要炫耀什么。”

文章最后指出,历史不会因网络声量而改变,太极图的传承刻满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序列。真正的文化自信,无需靠抢注申遗或争夺起源来证明。韩国如今对太极旗的解释,也是对中国智慧的创新演绎。武当山的八卦图静卧山间,五千年历史的底气,无需自证。

---

这起事件揭示了文化遗产认同和国家身份建构之间的复杂性。您认为,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更好地避免此类误解和争议呢?

0 阅读:100
马嘉祺说

马嘉祺说

挥洒笔墨绘云梦,舞动思绪映苍穹之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