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国人珍惜粮食是刻在基因里的,毕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饥饿灾荒屡屡上演。 不仅经历过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人对饥饿心怀恐惧、爱惜食物,即便是自古最为富庶的江南地区,也未能彻底抹去饥饿的记忆,同样有着对粮食匮乏的深刻印象。 前几年去采访一位当地的劳模(开厂的老板),为的是宣传劳模事迹。年近七十的老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说有一回早上喝完粥后,没有把饭碗舔干净,被他奶奶发现了,结果被罚不许吃午饭和晚饭。 听了老先生的讲述,我特别不理解,舔碗多不卫生啊?不舔碗竟然还要受罚?我问老板,他只简短地说,那时候穷。穷就必须舔碗吗? 晚上回家后我跟先生说起这件事,他说你不知道吧,我小时候也舔碗,是老阿太教的。小时候的观念是,碗上要是有残留的米汤粥水,不舔干净就是浪费啊!我问,怎么从来都不知道你还有这本事呢!我只记得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只黑狗,吃家里的剩饭,每次都把食盆舔得干干净净。我们都笑了,笑出了心酸的泪水。 虽然我从小没挨过饿,但粗茶淡饭、吃不上肉的日子仍记忆犹新。想起小时候父亲教导我们,不能浪费一粒米。每年打出第一批新米,煮出第一餐新米饭时,老父亲都会端着饭碗到门口的场院里,先向瓦房顶抛洒一箸,告知老天,再向地上抛洒一箸,慰藉先人,然后才回到饭桌上,一家人享用新米饭。 就像网友们所说的,我们能吃饱肚子,每天有鱼、肉、鸡蛋、水果的日子,也才不过二三十年。珍惜、感恩,不忘来路,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好。 回家
1945年8月20日,苏军解放长春,在伪满军政部缴获的许多战利品中,他们发现了两
【126评论】【8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