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7名军统女兵被日军包围,兽性大发的鬼子见她们年轻貌美,正要上前侮辱,谁知日军一靠近,就被吓得魂飞魄散,落荒而逃!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2年春天,滇缅边境战火纷飞,缅甸的密林中,七名军统女译电员跟随中国远征军的新三十八师,在撤退的队伍中艰难前行。 她们大多是刚刚从军统电讯训练班结业的年轻姑娘,肩上的电台比书包沉得多,密林里的道路又泥泞湿滑,脚下尽是荆棘和树根,步伐艰难,可她们始终咬牙坚持,没一个人掉队。 这七名女兵的任务,是在战场上传递机密电讯,她们扛着沉重的电台,穿行在前线和后方之间,电台是她们的命,也是远征军的命,对日军而言,缴获一部这样的电台,价值不亚于击溃一个连队。 战事吃紧,英军协同不力,美军又各自为战,远征军在缅甸战场处境极为艰难,孙立人将军带着部队一路向印度方向撤退,途中不断遭到日军伏击,七名女兵就这样一路跟着,在战场边缘与死神擦肩。 到了当坡附近的一个密林山坡,情况陡然恶化,护送她们的士兵被一队突然冒出的日军全部打散,枪声四起,士兵们接连中弹倒下。 七个女兵背着电台,被迫独自一队退到山坡一角,前方是高地,后方是深谷,日军的人数远超她们,且不断靠近,周围的树林里,日军穿着草绿色军服,端着刺刀的身影逐渐成群结队地显现出来。 当日军发现眼前的竟是几名年轻的女兵时,原本的杀气变成了轻蔑与贪婪,他们一边用刺刀拨开树枝,一边缓步向她们逼近,有的士兵甚至丢下了枪,露出狞笑,想要靠近。 这些日军以残忍著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七个女兵站在山坡上,看着敌人靠近,没有人动,也没有人退,她们的双手紧握着腰间的手雷,那是她们最后的武器。 她们在山坡上迅速将电台的关键部件拆毁,用枪托和石块将电台砸成碎片,通讯器材在地上散了一地,金属碎片混着泥土和血迹。 日军的动作顿了一下,但很快继续靠近,就在这时,七名女兵几乎在同一时间拉开了手雷的引信,没有谁发出呼喊,只有风声和手雷引信燃烧的嘶嘶声在山谷中回响。 爆炸声猛然响起,火光吞没了山坡的一角,手雷爆炸的威力震碎了山间的寂静,滚滚烟尘中,日军的队形一片混乱,有的士兵被爆炸的气浪掀倒,有的则惊慌失措地丢下武器转身就跑。 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眼前的这些女兵没有哭喊,没有求饶,连一丝恐惧都没有,反而用手雷的爆炸告诉他们,宁死不屈。 有的女兵在拉响手雷后,被爆炸当场炸毙;有的被震飞出山坡,跌入下方浓雾弥漫的山谷,山谷下是乱石与激流,她们的身影很快被吞没。 目击的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血性吓得目瞪口呆,纷纷后撤,甚至有人掉了枪也顾不得捡,这样的一幕,成为当坡山谷里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几天之后,当地的克钦族游击队在巡逻时,发现了一个还活着的女兵,她摔在山谷的岩石上,四肢多处骨折,脸色苍白如纸,游击队将她抬回营地,试图为她止血包扎。 她伤得太重,说话已经困难,只能断断续续地讲述了当时的经过,没过多久,她停止了呼吸,手中还紧紧攥着一块炸裂的电台零件,游击队将这一情况传回后方,消息很快传遍了远征军与国内。 军统在重庆专门为这七名女兵举行了追悼仪式,当天,许多军统高层和军人都前来悼念,军统的女少将姜毅英亲自致祭,现场肃穆庄严。 她命人在办公室窗外种下七株美人蕉,象征着这七位在缅甸山谷殉国的女兵,人们称那片花丛为“七姐妹花”,寓意她们如同花朵般美丽,却又如钢铁般坚韧。 这场牺牲震撼了前线和后方,她们的事迹被后方士兵和百姓口口相传,成为战地军人心中的一种精神象征,那不是一场普通的战斗,也不是一个传奇故事,而是战争残酷现实中的一幕。 她们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只是用行动守住了军人的尊严,她们的名字,和那片缅甸的密林一起,留在了抗战的记忆里。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抗战中跳崖殉国的军统“七姐妹花”——海外网
1942年,7名军统女兵被日军包围,兽性大发的鬼子见她们年轻貌美,正要上前侮辱,
如梦菲记
2025-07-22 14:17:5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