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真是个鬼才,因为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把关税战打成王八拳,让全世界都摸不着头

大猴观天下 2025-07-22 12:02:32

特朗普真是个鬼才,因为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把关税战打成王八拳,让全世界都摸不着头脑。原本以为是新冷战的开端,但最后却很有可能,会形成结局反转。   假如说这是中美之间的中场休息,那么与其在彼此之间,用两败俱伤的方式争夺工业产能和资本,还不如先瓜分欧洲和日本这些老牌工业国家的存量工业产能和资本。   德国汽车业算是被特朗普的关税拳打懵了——2018年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10%关税,宝马立马宣布投资10亿美元扩建南卡罗来纳工厂,把X5的生产线从斯图加特搬到斯巴达堡,毕竟在美国本土生产能省下每辆车2.3万美元的关税。   大众更绝,直接把电动SUV的生产基地放在田纳西州,2024年产能拉到15万辆,比在狼堡的老厂还卖力。   这哪里是应对关税,分明是被特朗普逼着“产业转移”。   法国空客更加有意思,为了避开美国对欧盟飞机加征的15%关税,愣是把A320的机翼生产线搬到阿拉巴马州,连戴高乐机场的工程师都得飞到美国教技术,活脱脱把欧洲的航空技术家底搬了一半过去。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趁着欧洲企业被美国关税逼得进退两难,顺手递上了橄榄枝。   德国巴斯夫在湛江砸下100亿欧元建一体化基地,比在路德维希港的老家还气派,理由很实在:中国市场能消化40%的产出,还不用怕关税波动。   法国欧莱雅把亚太研发中心从巴黎迁到上海,2024年在华研发投入翻了一倍,连香水配方都开始加龙井茶香,摆明了要把欧洲的美妆技术嫁接到中国市场。   这些欧洲企业嘴上喊着“不能依赖单一市场”,身体却诚实地把生产线、研发中心往中国挪——毕竟中国的关税稳定,市场够大,连德国工商总会的报告都承认,2024年欧洲对华直接投资增长37%,创下十年新高,这哪是投资,分明是给中国送工业产能。   日本的日子更不好过,夹在中美之间像块被反复揉捏的橡皮泥。特朗普2019年对日本汽车加税的威胁还没消,丰田就把北美总部从东京迁到得州,凯美瑞的生产线也从爱知县搬到肯塔基州,每年省下的关税够造5万辆车。   而中国市场成了日本电子企业的避难所——索尼把图像传感器工厂从长崎开到广州,2024年在华产能占了全球60%;松下的动力电池生产线从大阪迁到大连,专供特斯拉上海工厂,连技术专利都开始优先给中国合资公司用。   这些操作简单来说,就是日本的半导体、汽车零部件产能,正被中美各自薅走一块,剩下的老厂子在名古屋的工业区里孤零零地冒烟,像被遗忘的老古董。   特朗普这套“王八拳”的妙处,就在于打破了传统贸易战的规矩——别人出拳他抱头,别人收招他踢腿,搞得欧洲和日本的企业晕头转向,只能往中美这两个“安全区”跑。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欧洲制造业外流规模达480亿欧元,其中70%流向美国和中国;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报告更直白,电子和汽车产业的海外产能占比从2018年的35%涨到2024年的62%,大半都落在中美两国。   中国则靠市场引力软拉,巴斯夫、宝马自愿把研发中心放过来,连法国米其林都把全球数字中心建在上海,说是“离客户近”。   如今欧洲企业就像被两头拉扯的橡皮筋,德国大众在美国建电动车厂的同时,又在合肥投了240亿元建电池基地,一边应付特朗普的关税,一边讨好中国市场,忙得像个在两个老板之间打零工的伙计。   日本企业的算盘打得更精,表面上跟着美国走,暗地里把核心技术往中国挪。东芝把核电控制系统的生产从横滨迁到苏州,说是“中国工程师更懂数字化改造”。   三菱重工的燃气轮机生产线从神户开到沈阳,连最核心的叶片加工技术都拿出来合资。   这些操作看似是市场选择,实则是被中美夹在中间的无奈——不把产能搬过去,就得被关税和市场准入卡脖子,搬过去至少还能保住利润,至于日本本土的工业空心化,只能先搁一边了。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大猴观天下

大猴观天下

学无止境,分享知识,了解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