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不到药”
登记专窗
老百姓“配药难”,是个老问题。我注意到上海的青浦区,在各村卫生室探索,设立"配不到药"登记专窗。
换句话说,村民们要配的常用药,如果没有纳入村卫生室常用药目录,那就可以到窗口登记。随后在家等着,通常3天左右,就能拿到登记过的药物。
根据“新闻坊”,这大大方便了老百姓。有的老百姓,以前每个月都得专门跑一次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配药一次要大半天。
如今,钱也省了,人也省力了,时间也节省了。
而像莲湖村患有强直性脊椎炎的徐先生,十多年了不管是下雪、风大、下雨,都要去配药。如今,“开远程的药”,付了钱过两天药就送到家里。
这么做,还有另外的好处,那就是可以通过“大数据”,及时调整原有的用药目录。比如,中新村发现,有两款药(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痛风定胶囊)多人长期使用,于是,经过一番申请,这两款药正式加入村卫生室的药品目录中,今后村民直接就能在卫生室配到。
“配不到药”专窗,当然有推广意义。不过也必须指出,能够“远程配药”的,还是以常用药为主,如果是一些不是常用的药,或者指定某一种药,而不接受“平替版”,那可能只能是自己去配药。
而在市中心,如果社区卫生中心没有你想要的药,那么在自己去大医院配药前,可以尝试通过家庭医生,去开“延伸方”,也就是社区延续上级医院相同用药(延伸处方)。
此外,我觉得每一个基层医疗点,都应该像“配不到药”专窗那样,认真记录老百姓的用药需求,哪怕一时配不到,也为下一次调整用药目录,提供决策参考。
如果真能这么做,那无疑是上海老人的福音。本地新闻上海市今日热点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