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交了10年的平安人寿保险,每年一万,今天终于把钱拿回来9万4了! 十年保单到手9万4:这钱拿得比上班还累 老李在小区超市的收银台前数钱时,手指都在抖。九沓红色的钞票码在柜台上,旁边还散落着四张百元钞,加起来正好9万4。超市老板娘探过头:“这是……你那保险到期了?” “到期了,总算到手了。”老李把钱塞进布袋,布袋的带子都被勒得变了形。十年前买这份平安人寿保险时,他还是个能扛着米袋上六楼的壮汉,现在爬三楼就得歇两回。 一、那杯泡淡了的茶 十年前的那天,保险公司的小张把合同递过来时,办公室飘着龙井的香味。“李哥,你看这保单多划算,每年存一万,存十年,到期能拿十五万!”小张用笔圈着合同上的“预期收益”,笔尖戳得纸都发皱。 老李当时刚拿到工地的尾款,心里正琢磨着给儿子存点钱。“十五年后正好给娃当首付。”他摸着合同上的烫金大字,觉得这比存银行靠谱。老婆在旁边嘀咕:“一万块不少呢,万一中间没钱交了咋办?”小张拍着胸脯:“可以暂停缴费,本金一分不少!” 头三年交钱最顺当。第四年老李摔了腿,工地上给的赔偿款刚够医药费。催缴短信发来那天,他蹲在医院走廊的台阶上抽烟,烟屁股扔了一地。最后还是找弟弟借了一万,才没让保单失效。 “那几年过年都不敢买肉。”老李现在说起来还叹气。每年交保费的日子像个坎,他提前三个月就开始省,早饭从肉包换成白粥,晚上去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菜叶。有次儿子问:“爸,你咋不买烟了?”他说:“戒了,省钱。”其实是把烟钱攒着交保费。 二、柜台上的计算器 今年年初,老李翻出泛黄的保单,才发现到期能拿的不是十五万。他戴着老花镜看了三遍,合同上的“满期保险金”写着“基本保额+累计红利”,可基本保额只有五万,红利更是没个准数。 “你们这不是骗人吗?”他冲到保险公司,接待的小姑娘把计算器敲得噼啪响:“叔叔,红利是浮动的,合同上写了‘不保证’。”计算器上的数字跳来跳去,最后停在94000。 “十年!我交了十万,就多给四千?”老李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旁边有人探头看,“我存银行都比这多!” 小姑娘从抽屉里拿出一沓文件:“您看,这是每年的分红通知书,您都签字了的。”老李看着那些自己都忘了签过的名字,手背上的青筋突突跳。他想起十年前小张说的“肯定比银行强”,现在这话像根刺,扎得喉咙生疼。 回家的路上,他给弟弟打电话,对方在那头笑:“早跟你说别买这玩意儿,你不听。”老李没说话,挂了电话才发现,眼泪滴在保单上,把“平安”两个字晕开了。 三、布袋里的重量 拿到钱那天,老李没直接回家,先去银行存了九万,剩下的四千买了只烤鸭。儿子放学回来,看见桌上的烤鸭,眼睛瞪得溜圆:“爸,今天啥日子?” “保险钱取回来了。”老李撕下一只鸭腿递过去,“以后不用省了。” 儿子咬着鸭腿含糊地说:“我同学爸爸买的基金,十年翻了一倍呢。” 老李没接话,只是看着窗外。十年前交第一笔保费时,他以为这是给未来的保障,现在才明白,有些保障就像水里的月亮,看着亮堂,捞起来只剩一手湿。 晚上他把保单叠好,塞进抽屉最底层。上面压着儿子的奖状,还有张刚取的银行卡——九万块安安稳稳躺在里面。老李摸了摸银行卡,比那沓保单实在多了。 “以后啊,”他对着老伴儿说,“咱有钱就存银行,看得见摸得着,心里踏实。” 老伴儿没说话,只是把他的茶杯续满了热水。茶还是十年前的龙井,味道淡了些,可喝着不烧心。
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宗老给非婚生子女的信托基金,宗老深知,杜建英既然生下宗瑞,就
【5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