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这小伙子,真不是一般的硬气! 高考志愿表上,就填了一个学校,海军潜艇学院。 录取通知书还是专人专程送上门,全安徽今年头一份。 这可不是普通学校,是培养未来潜艇兵的地方,建校以来出过130多位将军。 未开的学,先焐热的心 清晨五点半,合肥的天刚蒙蒙亮,小区健身器材区的露水还没干。王磊已经扎着马步站在单杠下,汗水顺着下巴滴在水泥地上,砸出一小片深色的印记。 "小伙子,又来啦?"扫地的张大爷推着车经过,竹扫帚"沙沙"扫过地面,"这离开学还有俩月呢,急啥?" 王磊松了劲儿,甩甩胳膊上的汗:"张大爷您不懂,听说潜艇兵的体能要求高着呢,仰卧起坐一分钟得做四十个,我现在才三十五个。"他说着又抓住单杠,胳膊上的肌肉绷紧,像块拧实的铁块。 一、阳台上的"特训" 早饭桌上,王磊他妈把煎蛋往他碗里推:"多吃点,看你这几天瘦的。"盘子里的粥冒着热气,映得她眼角的细纹软乎乎的。 "妈,中午不用给我留饭,我约了体校的表哥去练游泳。"王磊扒着饭,筷子头在桌上敲出个点,"潜艇里空间小,万一遇到紧急情况,水性不好可不行。" 他妈手里的筷子顿了顿:"我昨晚跟你爸视频,他说在部队要机灵点,别死犟......" "知道啦。"王磊咽下嘴里的饭,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妈,帮我把那套蓝色运动服找出来,表哥说练体能穿那个利索。" 那套运动服是去年他生日买的,胸前印着个小小的潜艇图案,是他攒了半个月零花钱买的。之前总舍不得穿,现在天天套在身上,洗得领口都有点松了。 下午三点,游泳馆的日光灯管嗡嗡响。王磊跟着表哥在泳池里扑腾,蛙泳、自由泳换着来,到最后腿像灌了铅,扒着池边直喘气。 "你这耐力还行,就是换气节奏不对。"表哥扔给他条毛巾,"在水下得沉住气,跟潜艇下潜一个理儿,慌了就容易出乱子。" 王磊抹了把脸,水珠顺着下巴往下掉:"我就怕到时候跟不上,听说开学第一天就有三公里越野。" "怕啥?"表哥拍他后背一巴掌,"你填志愿时那股孤注一掷的劲儿呢?" 这话让王磊愣了愣,突然想起填志愿那天,自己盯着屏幕上"确认"按钮的手,抖得像秋风里的叶子,可心里却烧着团火——那火现在还烧着呢。 二、箱子里的秘密 七月底的一个傍晚,王磊蹲在客厅地上收拾行李箱。他妈凑过来,手里捧着个红布包:"把这个带上。" 解开布包,是双纳底布鞋,针脚密密匝匝的。"我跟你姥姥学的,说部队里训练费鞋,这个耐穿。"他妈把鞋往箱子里塞,"还有这个。" 她又从抽屉里拿出个小铁盒,打开是满满一盒茶叶:"你爸说青岛那边潮,喝点茶去去湿气。" 王磊没说话,伸手把妈妈鬓角的白头发抿到耳后。这才发现,这阵子忙着准备,妈妈的黑眼圈重了不少,手上还沾着纳鞋底时扎的小口子。 "对了,"他突然起身,从书架上抽出本相册,翻到中间那页,是张泛黄的老照片——小时候的他骑在爸爸肩头,举着个玩具潜艇,笑得露出豁牙。"这个也带上。" 正说着,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是之前送通知书的那位军官,身后还跟着两个穿军装的年轻人。 "来看看你准备得怎么样。"军官走进屋,目光落在行李箱上,"这是咱们学院的两位学长,特意来跟你讲讲开学注意事项。" 一个戴眼镜的学长蹲下来,指着行李箱说:"不用带太多衣服,部队发的作训服够穿。但得准备双软底鞋,紧急集合时跑得快。" 另一个黑瘦的学长补充:"到了潜艇舱室,记住'三人成列,两人成行',走路不能有声音,机器运转时听命令行事,错一点都可能出危险。" 王磊听得认真,拿出个小本子记着,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比窗外的蝉鸣还清晰。 三、未出发的牵挂 离报到还有三天,王磊去了趟爷爷家。老爷子坐在藤椅上,手里摩挲着个搪瓷缸,缸子上"为人民服务"的字都磨淡了。 "当年我在海军服役,可惜没机会上潜艇。"爷爷的声音有点颤,"那铁家伙在水里,全靠一股子精气神撑着,慌不得、怕不得。" 他把搪瓷缸递给王磊:"这个你拿着,我那会儿在舰上就用它喝水,摔过三次都没坏。"缸子边缘磕了个豁口,摸着却沉甸甸的。 王磊接过缸子,突然想起填报志愿时,爷爷拄着拐杖跟他说:"人这一辈子,能遇上件让自己甘愿豁出去的事,不容易。" 出发前一天,王磊在小区跑步,碰见好多邻居。李阿姨塞给他袋炒花生:"到了那边想家就吃点,香。"张大爷把自己的老花镜摘下来给他:"看图纸费眼,这个度数深点,凑合用。" 晚上收拾行李时,王磊把花生、眼镜、搪瓷缸一股脑往里塞,他妈在旁边数:"这都快装不下了......"话没说完,眼圈先红了。 "妈,我放假就回来。"王磊帮她擦眼泪,"到时候给您讲潜艇怎么下潜,怎么在水里定位,可有意思了。"
爸爸对儿子说:“你高考考到哪个城市,我就在哪个城市给你买套房。”,谁知录取通知书
【30评论】【28点赞】
泥泞中的老虎
潜艇到现在都是很苦的,以前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