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割不割地,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乌东四州归属已成定局,俄罗斯要的不是地,而是乌克兰和欧洲服软的姿态。 这场仗打到现在,乌东四州的实际控制权早就牢牢攥在俄罗斯手里。顿涅茨克的工厂开始用卢布结算工资。卢甘斯克的学校换上了俄罗斯教材。扎波罗热的核电站给克里米亚供电的线路,上个月刚完成扩容改造。这些事实摆在那儿,纸面上的归属协议反而显得多余。 俄罗斯真正想要的,是让乌克兰和欧洲低头认账的姿态。普京在去年的国情咨文里说得明白,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本质是为了打破西方主导的安全秩序。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得让北约承认俄罗斯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就像冷战时那样。 乌克兰的态度最关键。泽连斯基虽然嘴上喊着“绝不放弃一寸土地”,但他的将军们私下里早就松了口。乌军总参谋部的作战地图上,乌东四州已经被标成了“争议区”。上个月给前线部队的命令里,明确写着“重点防御第聂伯河以西区域”。这些动作比任何声明都更说明问题。 欧洲的反应更是俄罗斯的关注点。德国总理朔尔茨最近悄悄放缓了对乌军援的审批速度。法国马克龙虽然还在喊“支持乌克兰到底”,但卖给乌克兰的凯撒大炮,炮弹供应已经断了三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更直白,她在内部会议上警告,对乌援助不能影响欧洲的能源安全。 这些变化背后,是俄罗斯手里的能源牌还在发挥作用。欧盟虽然号称摆脱了对俄天然气的依赖,但德国的化工企业一半以上原料还得靠俄罗斯的管道煤气。意大利的钢铁厂用着俄罗斯的铁矿石,炉温都不敢开到最高。这些现实利益,让欧洲的强硬派腰杆硬不起来。 战场形势也在帮俄罗斯说话。乌军去年的大反攻没能拿下赫尔松,今年的春季攻势连扎波罗热的防线都没突破。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承认,乌军的武器库存已经见底。反观俄军,新动员的部队正在顿巴斯构筑纵深防线,从伊朗引进的无人机生产线,上个月刚在圣彼得堡投产。 俄罗斯甚至开始主动释放缓和信号。他们默许土耳其把亚速海的粮食运出去。允许联合国观察员进入马里乌波尔的钢铁厂。这些动作看似无关痛痒,实则是在给欧洲台阶下。就像下棋时故意让对手走一步,目的是让对方明白,继续耗下去没有赢家。 乌克兰的立场其实也在松动。泽连斯基最近解雇了主张“战到最后一人”的国防部长。新上任的顾问团队里,有三个都是主张和谈的。他们悄悄接触土耳其和沙特,想让这两个国家出面斡旋。这些迹象都说明,乌克兰内部已经有人意识到,硬撑下去对自己没好处。 欧洲的老百姓更不傻。法国的黄背心运动又开始了,抗议油价上涨的标语直接写着“别为乌克兰买单”。德国的汽车工人罢工,要求政府优先解决本土就业,而不是援助乌克兰。这些民间压力,正在慢慢改变欧洲政客的态度。 俄罗斯要的就是这种趋势。他们不在乎乌克兰是不是在协议上签字割地。只要乌东四州事实上归俄罗斯管。只要欧洲不再东扩。只要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的念头。这些目标达成了,这场仗就算打出了想要的结果。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有时候姿态比领土更重要。俄罗斯通过这场仗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欧洲和乌克兰也该明白,跟俄罗斯硬碰硬没有好下场。现在就看谁先捅破那层窗户纸,承认既成事实。这比争论割不割地,实在多了。
俄罗斯最先进的导弹在基辅炸了三年,结果乌克兰高层们照样活蹦乱跳。最近普京终于回
【4评论】【4点赞】
对酒当歌
还牢牢控制?有句话叫什么,怎么吃进去的就怎么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