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谁也不惯着!”世卫组织谭德赛的位子就应该由中国人坐,否则就退出,跟美国人一

史止镜 2025-07-20 22:56:33

“中国谁也不惯着!”世卫组织谭德赛的位子就应该由中国人坐,否则就退出,跟美国人一样,他退咱也退,他进咱也进,我们不当冤大头!

这话听着挺解气,但背后牵扯的可不只是钱和职位,而是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当一个国际组织的最大出资方之一觉得自己被无视,决策天平明显倾斜时,咱们还能把全球健康托付给它吗?

中国这些年对世卫组织的投入可不少。2020 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咱二话不说就捐了 2000 万美元。

到了 2023 年,又追加了 5000 万美元,还参与了 COVAX 计划,给全球提供了超过 22 亿剂疫苗。

更不用说咱们评定会费的比例,从不到 8% 涨到了 12%,妥妥的第二大出资国。按道理说,出钱多就该有更多话语权,可现实呢?

就拿谭德塞连任这事儿来说。2022 年第 75 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他是唯一候选人,顺利连任。这里面有个细节挺值得琢磨:埃塞俄比亚作为他的祖国,居然没支持他。

那中国啥态度呢?翻遍报道,咱既没公开反对,也没力挺其他人选。这背后可能有考量 —— 毕竟谭德塞在任期间,中国与世卫组织的合作还在继续。但问题来了,中国出了这么多钱,难道就该一直当 “沉默的金主”?

世卫组织的决策向来是 “协商一致”,可这机制说白了就是大国说了算。美国当年一停钱,世卫组织立马闹起了预算危机,甚至要裁员重组。

中国虽然出钱多,但在关键议题上,比如病毒溯源,还是得和 140 多个国家一起当 “共同提案国”,才能顶住个别国家的政治化操作。这种情况下,就算中国是第二大出资国,又能有多少实际影响力?

有人可能会说,国际组织本来就是大国博弈的场子,中国何必较真?可别忘了,2006 年咱们可是成功让陈冯富珍当上了世卫组织总干事。

那时候中国刚加入 WTO 不久,国际话语权还没现在这么强,都能做到这一步。现在咱们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数字健康、传统医药这些领域都有了自己的优势,凭啥不能争取更多领导权?

更关键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态度。“77 国集团和中国” 多次发声明支持世卫组织,强调团结抗疫。

这说明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圈子里是有号召力的。要是咱们真的提出候选人,大概率能得到不少支持。可问题在于,中国愿不愿意站出来挑这个头?

美国当年退出世卫组织,就是觉得自己的影响力被削弱了。现在中国作为第二大出资国,也面临类似的困境。

但咱们和美国不一样,咱们讲究的是多边主义,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可如果多边主义的平台不能体现咱们的利益和诉求,那咱们还能在里面待多久?

当然,退出不是上策。毕竟世卫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还是不可替代的。但咱们也不能一味妥协。

我国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和影响力,推动世卫组织改革,比如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让决策机制更透明、更公平。

就像咱们参与《世卫组织大流行协定》谈判时那样,坚定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回到最初的问题:谭德塞的位子该不该由中国人来坐?这不是简单的职位之争,而是国际秩序话语权的争夺。

我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只能被动参与的国家了,咱们有能力、有责任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如果世卫组织不能反映咱们的贡献和诉求,那咱们确实得考虑下一步怎么走。毕竟,在国际舞台上,实力和利益从来都是对等的。

最后说句实在话,中国从来不是那种 “惯着” 别人的主儿。咱们讲合作,但也讲原则。世卫组织要是真成了某些国家的一言堂,那咱们也没必要陪着玩下去。

但在此之前,咱们得先把该争取的争取到,该说的话说到位。毕竟,全球健康是全人类的事儿,可不能让少数人说了算。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史止镜

史止镜

做事公正一小时 胜过祈祷五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