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俞敏洪问董明珠:“为什么你丈夫去世将近30年你都没有再婚?”董明珠也不藏着掖着,回应:“主要三个原因。” 俞敏洪和董明珠坐在一起聊天,那是2025年初一个访谈节目的场景。俞敏洪问了个挺直接的问题,大意是:你丈夫走了快三十年了,怎么一直没再找个伴儿? 董明珠这人说话干脆,有啥说啥,直接就回了:“主要啊,就三个原因。” 这话一出,把很多人心里嘀咕很久的事挑明了。 这三个原因,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秘密,但里面透着董明珠这个人一路走来的选择,也映照着一个时代对女性企业家的真实要求。 头一个原因,董明珠就俩字:没空。这话听着像敷衍,放她身上是大实话。她丈夫是1990年走的,那会儿她才36岁,儿子还小。 打那时候起,她就得独自撑着家,又得忙工作养家。1994年她到了格力,从最基层的销售干起,然后一路往上。 在格力那些年,特别是从管销售到当一把手那段时间,工作那真是排得满满当当,一点缝都不留。她自己说过,那二十几年就跟打仗似的,从早到晚睁眼闭眼都是公司的事,几十万人要吃饭、发展、搞技术。 这种忙法,已经不是工作占据生活多少时间的问题了,几乎就是生活被工作彻底占了。 她后来回应俞敏洪时,很直白地说,那段时间脑子里想的全是公司怎么往前走,根本就没精力也没心思去考虑个人感情这茬事。 所以,这“忙”,背后其实是一种选择和投入,把个人的情感需求放到了一边。 第二个原因,董明珠想到了孩子。 丈夫走的时候儿子才七八岁,正是最需要父母的时候。 董明珠一个人带着孩子,最担心的就是儿子受委屈。她很明白,孩子已经没了爸,内心是敏感脆弱的。 要是组建个新家庭,孩子心里会不会不舒服?能不能适应?作为母亲,她首先想的是孩子的感受和安全感。 她之前在很多场合都说过,怕孩子再受委屈受伤害,怕他因为这个变得更加孤单。这份考虑,其实在她心里占了很大份量。 就是那种当妈的心思,宁可自己忍着,也不愿让孩子去承担可能的不安。等到后来儿子长大成人了,他自己能理解了,甚至支持母亲的选择了,但那个时候,很多事也已经不一样了。她错过了最有可能再开始的阶段,生活的重心也早就和年轻时不同了。 第三个原因,董明珠说,是没碰上合适的。这个“合适”,听着简单,细想一点也不简单。董明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她在商场上的作风大家都知道,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特别较真。做产品较真,管人也较真。 这种性格,在工作上是大杀器,但是在处理更私人、更需要磨合的生活关系上,门槛自然就高。她自己也承认,她这性子是“认准的事九头牛拉不回”。 她对格力的忠诚和要求,直接决定了她的为人处世标准。想要找一个能在精神上真正理解她,理解她对工作的这份极致投入,包容甚至是支持她这种生活节奏和脾气秉性的人,那真是挺难的。 不是说没人欣赏她,而是能匹配、适应她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人,实在难遇。她也曾经调侃过自己,说不如就把格力当老伴儿得了。 这话听着像是玩笑,可也透着几分现实。她把大量的情感和精力都灌注到企业里了,无形中也提高了现实里寻找伴侣的标准。 现在看董明珠,七十多岁了,每天还是在格力的岗位上,精气神足得很。她对俞敏洪最后那句话很说明问题,她说她选了“让中国制造发光”这条路。 这条路,她走出来了,也走得无比坚定,虽然代价也是实实在在的。 她选择把那份对丈夫的情感怀念、对儿子的保护担当、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都熔铸在了带企业前行、推动行业进步的这件事里。
拍案叫绝!妻子貌美如花,三儿又老又丑,不是说男人都是视觉动物吗?休斯顿演唱会被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