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打中了要害?法新社曝出猛料:2025年中国船厂新接订单量暴跌68%,全球市场份额从去年的75%骤降至56%,说白了,美国增加了中国出品船只的“坑位费”,日本航运巨头直接暂停订购船只,而韩国则趁势崛起,从14%暴涨至30%。 特朗普一上台就兑现竞选承诺,对中国建造、运营或拥有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停靠费”。原本计划每艘船收150万美元,后来被航运业骂得狗血淋头,才改成浮动费率。 航运公司买船是为了赚钱,突然多了一笔“过路费”,谁还愿意买中国船?国际船东们一看形势不对,赶紧把订单转向韩国。结果韩国的全球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4%暴涨到30%,直接把中国从“老大”的位置上拉下来一截。 不过美国这招有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意思。因为美国造船业早就萎缩了,产能和技术根本接不了大订单。那些被中国“挤走”的订单,最后全便宜了韩国。美国忙活半天,自己连汤都没喝着,反而让盟友赚得盆满钵满。 而日本航运巨头直接暂停订购船只,日本航运巨头商船三井的转向最能说明问题。去年年底还在中国订了6艘LNG运输船,今年突然宣布暂停下单。 因为美国的“港口费”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商船三井要是继续买中国船,以后停靠美国港口就得交高额费用,这成本谁受得了?所以只能咬咬牙,把订单转给韩国。 但日本也有自己的苦衷。日本船厂已经十年没接过LNG运输船订单了,技术早就落后了。就算想支持本土产业,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韩国这次能崛起,靠的可不是运气。人家在LNG运输船等高附加值领域早就有技术积累。比如现代重工、三星重工这些韩国巨头,造LNG船就像中国造自行车一样熟练。而且韩国政府反应超快,一看美国在打压中国,马上敞开怀抱欢迎国际订单。 不过韩国也有自己的烦恼。虽然订单多了,但产能和劳动力都跟不上。很多船厂的订单已经排到2028年,工人加班加点还是干不完。更要命的是,韩国对中国钢材的依赖度很高,要是中国哪天卡脖子,韩国的船可能连龙骨都铺不起来。 中国船厂的订单暴跌确实是事实,但远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全球新船订单本来就在下滑,中国只是从“超级火爆”回归正常水平。 中国在绿色船舶领域的优势明显,全球70%以上的绿色船舶订单都被中国拿下。像地中海航运这样的巨头,宁可交“港口费”也要继续买中国船,因为中国的技术和成本优势摆在那。 中国也不是吃素的。为了留住客户,船厂们想出各种招:降价、延长付款周期、提供技术升级方案。比如中船集团的订单已经排到2028年底,手持订单金额超过1400亿元。 从短期来看,特朗普的政策确实让中国造船业有点难受。订单减少、市场份额下降,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但从长期来看,美国这招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造船业根本承接不了订单,反而让韩国坐大。中国正在加速技术升级,绿色船舶、智能船舶这些领域的突破,可能让美国的打压适得其反。 更搞笑的是,美国的“港口费”最后可能还是美国人自己买单。航运公司为了转嫁成本,只能提高运费,而运费上涨最终会导致美国消费者买东西更贵。 中国虽然暂时受挫,但根基还在,技术和成本优势依然明显。韩国虽然风光一时,但背后的隐患也不少。美国呢,既没赚到钱,还得罪了盟友,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场战争还远没结束,未来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谁能在技术和市场上真正站稳脚跟。
李嘉诚这回不再坚持了!巴拿马运河交易突传重磅,中方坚持中远集团必须参与,三大巨头
【43评论】【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