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太原1女婴因手臂残疾被抛弃,58岁拾荒妇人见其可怜,把她捡回家用面糊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7-20 03:26:46

1994年,太原1女婴因手臂残疾被抛弃,58岁拾荒妇人见其可怜,把她捡回家用面糊糊养大,女孩为了省车费,每天跑步5公里去上学。谁料,因此跑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冬天,太原街头格外寒冷。58岁的高占仙像往常一样在街边翻找废品,纸箱里传来的微弱哭声让她停下了手中的活。 掀开纸箱,里面躺着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左臂明显比右臂短小。孩子的小脸冻得发紫,哭声已经虚弱得像猫叫。箱子里只有半袋奶粉,再无其他。 高占仙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棉袄裹住孩子,零下15度的天气里,她抱着这个被遗弃的生命,徒步走了两个小时回到家。家是尖草坪区一间不足20平米的棚屋,靠捡废品为生的高占仙,每月收入不到200元。奶粉太贵了,她买不起。 于是,面粉成了孩子的主食。高占仙把面粉调成糊糊,一勺一勺地喂。她给孩子取名“思恩”,希望这个孩子长大后懂得感恩。 邻居们经常看见这样的场景:高占仙背着孩子在垃圾堆里翻找,用唯一完好的右手同时拎着麻袋和奶瓶。最困难的时候,祖孙俩分吃一个馒头。 “囡囡先吃。”这是高占仙最常说的话。时间一天天过去,高思恩在奶奶的呵护下慢慢长大。2006年,她考上了离家5公里的中学。 每天4元的车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高思恩做了一个决定:跑步上学。凌晨5点,天还没亮,她就出发了。单臂摆动,脚步飞快。这一跑就是6年,风雨无阻。 冬天最难熬,跑出一身汗,到学校时头发都结了冰。但长期的奔跑让这个独臂女孩练出了惊人的耐力。2012年的校运会上,高思恩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她一个人包揽了800米和1500米两项冠军。 体校教练刘振华注意到了这个特殊的孩子,他发现,为了保持平衡,高思恩摆臂的幅度比正常运动员大了近三分之一,跑起来像装了马达。天赋加上刻苦,高思恩的运动生涯开始起飞。2015年,她在山西省残运会上一举夺得3枚金牌,随后被山西大学破格录取。 训练是艰苦的,她每天要比别人多练2小时,右肩经常被假肢磨出血。但她从不喊疼,因为她知道奶奶在废品站等她的好消息。2019年,全国第十届残运会的赛场上,高思恩站在了800米T46级决赛的起跑线上。 发令枪响,她像箭一样冲了出去。最后100米,体力几乎耗尽,但看台上传来熟悉的声音。是奶奶!75岁的老人攒了三个月废品钱,买了站票赶来给孙女加油。 2分15秒!当高思恩冲过终点线时,全场沸腾了。她获得了亚军,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领奖台上,高思恩把奖牌高高举起,眼泪止不住地流。看台上的高占仙也哭了,这一刻,所有的苦都值得了。 如今,高思恩已经成为山西大学的一名辅导员。拿到第一笔工资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奶奶去装假牙。“奶奶的牙掉了很多年了,一直舍不得装。现在她终于可以好好吃东西了。”说起这件事,高思恩脸上满是幸福。 祖孙俩居住多年的棚户区已经改造完毕,政府为她们分配了保障房。“当年捡的不是废品,是老天爷给我的宝贝。”老人常常这样对邻居说,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花。 从废品站到领奖台,从面糊糊到金牌,这对没有血缘的祖孙用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高思恩说,她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在最寒冷的冬天遇到了最温暖的人。 而对高占仙来说,25年前那个寒冬的夜晚,她抱起的不仅是一个孩子,更是自己后半生全部的希望和骄傲。 来源: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

0 阅读:978

评论列表

东南枝

东南枝

14
2025-07-20 04:35

好[点赞]

db

db

2
2025-07-20 22:55

好样的,还好不是山东大学

每天

每天

1
2025-07-20 22:57

好人,碰见了感恩的人,一生平安

山河蕴含力量

山河蕴含力量

不愿面对现实的奶茶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