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5年,刘伯温去世才2天,就急匆匆下葬。没想到3天后,朱元璋得到密报,立刻下

文山聊武器 2025-07-19 23:25:37

1375年,刘伯温去世才2天,就急匆匆下葬。没想到3天后,朱元璋得到密报,立刻下令,“来人,去给朕把刘伯温的棺木挖出来”结果棺椁打开,众人惊骇,只看到了6个红色的大字,冷汗直流。 刘伯温,名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生于1311年,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靠自学啃书本,硬是考中了进士。他不光会读书,还精通天文、地理、易经八卦,堪称全才。元朝末年,天下乱成一锅粥,他先在元廷当过小官,干得不错,断案公正,可惜元廷腐败,他几次被排挤,干脆辞职回老家青田,隐居山里,写下《郁离子》抨击时弊。 后来朱元璋打到浙东,听说他的名声,三顾茅庐请他出山。1360年,刘伯温正式投靠朱元璋,献上“时务十八策”,给朱元璋指了条明路:先灭陈友谅,再收拾张士诚,最后一统中原。这策略帮朱元璋在乱世站稳脚跟,鄱阳湖大战时,他还亲自帮朱元璋调整阵型,躲过敌军炮火。明朝建立后,他当过御史中丞,修历法、定律法,事无巨细都操心,连皇陵选址他都亲自跑去堪舆。 洪武三年,朱元璋封他诚意伯,年俸才二百四十石,实权一点没给。刘伯温也识趣,干完活就回青田,种地喝酒下棋,尽量不掺和朝堂的事。洪武八年,他得风寒,病得爬不起来,临死前交代家人,墓地要按他选的方位埋,风水得讲究五行相生。他这一生,智谋无双,忠心不二,可惜功高震主,始终被朱元璋防着。 刘伯温死后第二天,家人按他遗愿火速安葬。墓地选在青田一处山坳,风水绝佳,龙脉汇聚。葬礼办得简单,棺木入土,碑上只刻了“刘基之墓”。可才过两天,南京宫里就炸了锅。有人密报朱元璋,说刘伯温选的墓地风水好得吓人,比皇陵还强,搞不好他后代能出皇帝。朱元璋一听,坐不住了。他虽是皇帝,出身草根,对风水这些事深信不疑,况且他天性多疑,总觉得谁都可能威胁江山。密报来得蹊跷,送信的人没说是谁指使,但话里话外暗示刘伯温死前有心机,选这块地是想让子孙翻身。朱元璋派了个风水术士去查,术士回来一禀报,果然说墓地龙气旺盛,绝非普通人能用。朱元璋越想越不对劲,刘伯温活着时忠心耿耿,可这墓地的事怎么看怎么像有后手。 他琢磨来琢磨去,决定不能让刘家占这风水便宜,下令破坏棺木,锯掉一角,破了风水格局。士兵们连夜赶到青田,把墓挖开,撬开棺盖想锯角,结果发现棺里除了遗体,还有本书,封皮暗红,上头六个大字:“开棺者,魂必诛”。字迹鲜亮,像是刚写上去的。士兵们吓得魂飞魄散,那年头大家都信鬼神,以为刘伯温死后还能算到这一步,棺木都不敢再碰,赶紧封上,跑回去禀报。 朱元璋接到消息,愣了半天。刘伯温这六个字,像一巴掌打在他脸上。他想起刘伯温辅佐自己打江山,筹谋无数,从没出过岔子,连皇陵都是他亲自选的,如今却因为一块墓地被怀疑。朱元璋下旨厚葬刘伯温,修缮墓地,赐金给刘氏家人,算是补救。 可他心里那根刺没拔掉,始终没给刘伯温后人高官厚禄。刘氏家族后来没出什么大人物,长子刘琏在洪武十年卷入胡惟庸案,意外堕井而死,次子刘璟因直言被贬,狱中自杀。开棺的士兵和校尉触犯《大明律》,被发配到边关,风沙里了此残生。朱元璋晚年越来越疑神疑鬼,杀了一堆开国功臣,朝堂上人人自危。刘伯温的墓地还在青田,碑文斑驳,成了后人缅怀他的地方。这件事传开,民间都说刘伯温神机妙算,连死后都能震慑皇帝,可也有人替他不值,忠了一辈子,到头来棺木都被挖。

0 阅读:0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