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茧自缚!大陆动作一波接一波,最新消息传出,继大陆海警船连续两天进入金门“禁限制水域”及现身马祖海域后,今天又现踪“离岛中的离岛”乌坵海域,引发金门及台岛关注。台湾时事评论员指出,若补给送不进去,金门、马祖将成孤岛,就提前回归祖国了,而这将是送给赖清德520就职的“礼物”。 金门海域风波未平,大陆海警船接连出动,巡查范围从金门、马祖扩展到乌坵,步步紧逼,震慑意味浓厚。台湾当局应对失据,岛内舆论炸锅,补给线岌岌可危。这场危机如何发酵?是民进党当局自找麻烦,还是两岸博弈新篇章?真相扑朔迷离,局势一触即发。 管碧玲,台湾海洋委员会负责人,堪称民进党内的“台独”急先锋。她从高雄起步,学生时代就投身“深绿”活动,举着标牌走上街头,喊着口号为“台独”摇旗呐喊。进入政坛后,她凭着对大陆的强硬态度,迅速在民进党内站稳脚跟,成了蔡英文和赖清德团队的得力干将。 2024年2月金门渔船事件后,她站在新闻发布会的聚光灯下,双手紧握讲台,坚称台湾“海巡署”执法正当,拒绝为撞船事件担责。岛内媒体爆料,她在私人通讯中对遇难大陆渔民出言不逊,称其“活该”,还要求团队硬扛压力。这番言论引发轩然大波,金门民众走上街头,手举横幅要求她下台谢罪。管碧玲却不为所动,频频在镜头前挥手,试图用强硬姿态掩盖争议。她的应对不仅让两岸关系雪上加霜,也让她在岛内成为众矢之的。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则以冷静坚定的形象示人。她站在发布会的讲台后,身着朴素的深色服装,语速平稳但态度强硬,多次点名批评管碧玲的冷血做派。2月26日,她在发布会上手指轻敲讲稿,逐条列出大陆的诉求:公布真相、正式道歉、给家属交代、满足合理诉求。她的发言被大陆媒体广泛转载,字里行间透着不容妥协的决心。 2024年2月14日,金门海域发生了一起震动两岸的事件。一艘大陆渔船在北碇岛附近作业时,遭遇台湾“海巡署”巡逻艇追逐,最终被撞翻,导致四名渔民落水,两人不幸丧生。这起事件迅速点燃两岸敏感神经,台湾当局的暧昧态度让事态迅速升级。管碧玲在新闻发布会上坚称渔船“违规作业”,巡逻艇只是“依法执法”,却拒绝提供现场视频或详细证据。大陆国台办则迅速回应,否认所谓“禁限制水域”的合法性,强调金门海域是中国领海。 2月18日起,大陆海警展开常态化巡查,6艘海警船于2月19日出现在金门海域,其中一艘登检台湾“初日号”游艇,检查证件后迅速撤离。2月20日和21日,海警船连续两天进入金门所谓“禁限制水域”,巡逻范围进一步扩大。21日下午,马祖南竿岛附近海域也出现2艘海警船和1艘海监船,最近时距离南竿岛仅5.5海里。2月20日傍晚,福建海警14502艇现身乌坵海域,巡逻路线覆盖大坵、小坵两岛周边。乌坵乡隶属金门县,面积仅1.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700,驻军依赖船只补给。大陆海警的接连动作让金门和台岛当局高度紧张,岛内媒体纷纷报道,担忧补给线受阻。 岛内评论员蔡正元分析,大陆海警的巡查可能进一步扩展至澎湖甚至台湾本岛。他在电视节目中直言,台湾当局若继续隐瞒真相,只会让局势恶化。时事评论员洛杉基则发文警告,大陆的行动频率和范围不断扩大,显示出明确的战略意图。若补给船无法抵达,金门和马祖可能陷入孤立,居民将面临物资短缺的困境。这些评论引发岛内广泛讨论,民众开始关注两岸博弈的下一步走向。 大陆海警的巡查力度持续加大。2月25日,金门海域出现11艘海警船,白天7至8艘舰艇分列岛屿两侧,夜间仍有3至4艘舰艇值守。金门渔港内渔船停靠,渔民减少出海,码头一片冷清。台“海巡署”试图反制,派出PP-3573艇在金门南部水域巡逻,意图与大陆海警形成对峙。然而,大陆海警并未理会,4艘舰艇在金门东西两侧展开双向巡查,行动有条不紊。2月26日,第九次两岸谈判在金门举行,台方首次提出书面道歉和每位遇难者140万元人民币的抚慰金,但管碧玲仍坚称无“故意”撞船,拒绝公开关键证据。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发布会上严厉批评管碧玲的冷血态度,强调台方必须公布真相、满足家属诉求。岛内舆论对民进党当局的不满日益高涨,马英九公开表示,如此严重事件却毫无积极作为,令人费解。他呼吁台当局展现诚意,与大陆展开对话。洛杉基则预测,若大陆在赖清德5月20日就职时宣布“海峡中线”为分界线,金门和马祖将失去补给,居民可能被迫依赖大陆物资,岛屿在事实上可能归入大陆管辖。 乌坵乡的物资储备逐渐减少,商店货架空荡,居民开始囤积生活必需品。守军频繁检查仓库,核对燃料和粮食库存,备战气氛浓厚。大陆海警的常态化巡查已成既定事实,金门、马祖、乌坵海域的控制权逐步向大陆倾斜。 金门海域的紧张局势还在发酵,大陆海警的行动步步为营,台湾当局却仍在嘴硬推责。这场博弈的结局会如何?金门、马祖会否真的成为孤岛?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台媒呼吁美日菲澳“共管台湾”:若大陆统台,想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篇台湾媒体的文章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