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
在已经人人识字,键盘侠遍地的现在,很多人已经想象不到一个国家遍地文盲是个什么状况。
在老百姓基本不识字的年代,很多现在随便哪个人都能干的最简单工种,都会成为高技术行业。
比如餐厅服务员,以前叫跑堂。
现在,餐厅服务员这行业门槛非常低。客人来了,把菜单拿过去,记一下客人要吃啥,把单子往后厨一送就行。
但如果大家都不识字呢?
那这份工作的难度,瞬间会上升到地狱级。
首先你得报菜名菜价,就和相声里的贯口一样,而且你背的时候只能师傅口口相传,没法记下来找个地方慢慢背。
然后,如果客人点了一二十个菜,你得把这一二十个菜,包括哪个不要辣那个不要蒜哪个不要香葱哪个鸡蛋要八分熟,都凭脑子记得一清二楚,不能有丝毫差错。
而且必须在极短时间内记住,因为客人肯定不耐烦一遍遍说。
然后,你得凭记忆把这些告诉后厨,并把账算出来。
这本事,没有十年八年的历练,没有足够的天赋和勤奋,还真是练不出来。
所以在旧社会餐馆里,优秀跑堂是非常重要的高薪员工。
所谓“饭庄分两半,跑堂与红案”,跑堂的地位,和厨师不相上下。
当初看《天下第一楼》,有些奇怪:为什么里面的堂头地位这么高,感觉饭店有他没他无所谓啊。
在遍地文盲的社会里,很多我们现在看来简简单单的事情,难度都是地狱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