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斗不过特朗普,加拿大也改变了打法,渥太华表示将要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对此,中

之年爱八卦 2025-07-18 09:53:21

眼见斗不过特朗普,加拿大也改变了打法,渥太华表示将要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对此,中方反制已经就绪。那么,加拿大为何会将矛头对准中国?中方又应如何应对? 当地时间7月16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钢铁及相关产品加征25%关税,并对非自由贸易协定国家的关税配额制度作出调整,限制进口总量并提高税率。加拿大总理卡尼称,这一举措是为了阻止在美国加征关税后,大量外国廉价钢材转向加拿大市场,从而冲击本土产业。他在讲话中直接点名中国,认为中国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并把中国列为主要警惕对象之一。 加拿大这波操作,明摆着是“柿子挑软的捏” 特朗普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时,加拿大连大气都不敢喘,转头却对中国钢铁下狠手。数据不会说谎——中国对加拿大钢铁出口仅占其进口总量的12%,远低于美国的45%。渥太华不敢硬刚华盛顿,反倒把“产能过剩”的帽子扣到中国头上,这逻辑堪比“打不过流氓就欺负邻居”。 “中国钢铁威胁论”根本站不住脚 卡尼说中国钢铁“廉价倾销”,可加拿大本土钢厂自己都承认:中国产品质量稳定,价格合理,是基建和制造业的关键支撑。2023年加拿大建筑业因中国钢材成本下降省了8亿加元,现在翻脸不认账,纯属政治操弄。更讽刺的是,加拿大一边加税,一边从美国进口高价钢材,企业成本不降反升。 背后藏着美国的“影子剧本” 仔细看时间线就懂了——加拿大宣布加税前一天,美国贸易代表刚和渥太华通了电话。这哪是“保护本土产业”?分明是白宫在北美供应链里搞“去中国化”的连环计。特鲁多政府甘当马前卒,可加拿大智库报告早就预警:对中国加税会导致汽车、机械行业成本暴涨,最终埋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中方的反制从来不是虚张声势 别忘了去年澳大利亚的教训,龙虾、红酒、煤炭被精准制裁后,贸易逆差直接翻倍。中国手握两张王牌:一是加拿大油菜籽90%依赖中国市场,二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矿物供应。真要硬碰硬,渥太华先得想想自家农民的选票和特斯拉工厂的原材料库存。 这场博弈戳破了西方的“双标面具” 欧美天天喊“自由贸易”,可中国电动车卖得好就扣“补贴”帽子,中国钢铁性价比高又骂“倾销”。按这标准,波音拿美国政府460亿美元补贴算什么?德国大众每年领欧盟新能源补贴又算什么?说到底,他们怕的不是“不公平竞争”,而是自己的产业护城河被中国技术冲垮。 中国最该做的不是对等加税,而是精准打击 与其在钢铁上纠缠,不如瞄准加拿大七寸。比如限制稀土加工技术出口——全球70%的稀土由中国提炼,加拿大电动汽车野心全靠这点“工业维生素”。再比如收紧留学生签证,加拿大高校财政15%依赖中国学生学费。打蛇打七寸,才能让某些人记住疼。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62

猜你喜欢

之年爱八卦

之年爱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