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树叶VS东方爽茶: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近期,据媒体报道,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平

环球新讯焰 2025-07-17 20:22:36

东方树叶VS东方爽茶: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近期,据媒体报道,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文吐槽,称自己买到了与农夫山泉旗下无糖茶品牌东方树叶高度相似的“东方爽茶”。据悉,此前已有有多位消费者表示曾购买过这款产品,且以为它就是“东方树叶”。 货架上猛地一看,“东方树叶”与“东方爽茶”真像双胞胎!一样的简约风,相似的字体排版,不仔细端详商标小字,谁能一眼辨出“李逵”还是“李鬼”?这绝非无心巧合,分明是精心设计的模仿陷阱,瞄准的就是消费者的疏忽与信任。 我们买东西,图的是个明白实在。这种“东方爽茶”的操作,直接踩了法律红线——《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写得清清楚楚:禁止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农夫山泉投入真金白银研发,东方树叶拥有12项无糖茶专利,口碑是一瓶瓶做出来的。模仿者“东方爽茶”呢?省下研发费、营销费,直接在名字和包装上动手脚,轻松截流别人的品牌红利。这钱,赚得安心吗? 最受伤的是谁?正是你我这些普通消费者!想象一下,午休匆忙走进便利店,货架上扫一眼“东方”字样、熟悉的瓶型,顺手就拿走付款。回家一喝,味道不对?再定睛一看商标,才知中了招。那种被欺骗的窝火,谁经历谁知道!中消协数据显示,2023年食品类“包装装潢混淆”投诉超过2.1万件。愤怒背后,是消费者难以追索的权益损失。 擦亮眼睛,是消费者最直接的盾牌。购买时务必看清商标全称,认准“农夫山泉出品”字样及特有的树叶图案。更关键的是,监管部门必须亮剑!对这种刻意制造混淆、误导消费的行为,要罚得痛、管得严。保护创新者权益,就是保护我们每个人选择优质商品的权利。

0 阅读:14
环球新讯焰

环球新讯焰

焰燃新讯,国际新闻热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