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年,66岁的秦桧病逝,高宗赵构长吁一口怒气,拔出了靴中的匕首说:“从今以

瑶星隐雾岚 2025-07-17 17:35:09

1155年,66岁的秦桧病逝,高宗赵构长吁一口怒气,拔出了靴中的匕首说:“从今以后朕再也不用在靴子里藏刀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他躺在临安相府的病榻上,六十六岁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他的眼睛睁得很大,眼神空洞而惊恐,嘴里反复喊着几个名字,岳飞、施全,还有那些被他亲手陷害、打压或逼死的忠臣们的名字,一个个从他口中吐出,涕泪横流的模样不像一个权相,更像一个被良知追赶至尽头的人,那一夜,他死了,十九年的权势生涯,终于在一场病和无尽的恐惧中画上句号。 秦桧的死讯传入皇宫,宋高宗赵构神情轻松地从靴子里抽出一把藏了近二十年的匕首,没人知道他藏了多久,只知道从秦桧掌权的那一天起,他就开始防着这个手握朝政、令行禁止的权臣,这把匕首,是皇帝对宰相的隐秘恐惧的象征。 秦桧并非出身名门,他出生在如今的湖北黄州,家境寒微,靠教书为生,二十五岁考中进士,拿到功名后在地方任职多年,勤勤恳恳,直到靖康之变才踏入历史的漩涡,1127年,金军攻破汴京,北宋灭亡,徽钦二帝被掳北上,秦桧也在其中,他在金营待了四年,期间没有坚持立场,反而频频为金人出谋划策,他甚至协助金军起草文告,记录南宋官员的动向,他没有像其他忠臣那样抗争、殉国,而是选择了另一条更容易活下去的路。 1130年,秦桧“逃回”南宋,带着妻子和大量财物,他声称是杀了金兵夺船逃脱,但金军当时正攻打楚州,战事正酣,谁都看得出这场逃亡不过是一场有计划的放回,他一回来,就提出“南自南,北自北”,主张划江而治,这个建议恰好合了高宗的心意,赵构惧怕迎回二帝后皇位不保,也不愿意北伐再生战乱,秦桧和他,一个想守住皇位,一个要巩固权势,于是迅速达成了默契。 从1131年开始,秦桧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心,他先是副宰相,很快升为宰相,手握实权,几乎无人能制,他的目的是议和,为此他不惜牺牲一切障碍,其中最大的一块绊脚石,就是岳飞。 岳飞在抗金战场上屡屡得胜,1140年,他率军在郾城和朱仙镇大败金将兀术,眼看就要收复失地,却突然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这十二道金牌,是秦桧在背后推动发出的,金将兀术写信给南宋,明确表示,只要岳飞还在北伐,议和就不可能继续,秦桧深知岳飞的存在会动摇他苦心经营的和平路线,也可能威胁皇帝的安稳,于是果断动手。 岳飞被召回后,秦桧通过张俊、万俟卨等人制造罪名陷害他,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下狱,岳飞、他的儿子岳云,以及部将张宪都在狱中被折磨,始终不肯认罪,案件迟迟不能定罪,引发朝野震动,为了尽快了结,秦桧干脆命令狱吏将三人秘密处死,岳飞死后,秦桧第一时间将消息送往金营,金人上下大喜,议和随即重启。 《绍兴和议》的内容极为屈辱,南宋向金称臣,每年进贡白银二十五万两、绢布二十五万匹,更荒唐的是,宋皇需经金国册封方能即位,这份条约还有一项特别条款——“不得以无罪罢相”,这等于给了秦桧终身宰相的护身符。 秦桧不仅是主和派,更是贪婪无度的代表,他大肆敛财,广置田庄,张俊死后,他把张家的百万亩良田据为己有,等于控制了一整个州的土地,他推行苛税,秘密下令各地加收赋税七八成,百姓苦不堪言,南方多地出现饥荒和小规模起义,却都被他镇压下去,为了掌控朝局,他安插亲信掌控六部,地方官大多出自其党羽,甚至连史官也由他家族三代担任,他的儿子秦熺主编国史时,直接删除岳飞的战功,把父亲写成“定国安邦”的第一功臣。 他还建立了庞大的密探系统,监控官员和百姓,临安城里,茶馆酒肆没人敢谈政治,即便是酒后说了句“岳飞忠良”,也可能第二天就被逮捕流放,朝中无人不通秦桧,就连太监也有他的眼线。 他的势力之大,连皇帝都忌惮,高宗发现自己身边的侍从几乎都要看秦桧脸色,想换个太监都难,他不敢正面冲突,于是选择藏刀自保,每次见秦桧,他都在靴中藏着匕首,防备突变,这种提防持续了十九年。 1155年,秦桧病重,临终前,他还想让儿子继任宰相,高宗这次没有再忍,直接下令父子一同致仕,隔天皇城司抄了秦家,搜出金银九万两,田契无数,奴仆千人,远超国库岁入,他的亲信们很快被罢免,曾被赐匾的相府被侍卫拆毁烧掉,死亡并未终结他的影响力,但却开启了清算。 七年后,宋孝宗即位,开始为岳飞平反,岳飞被追封为鄂王,入祀忠烈祠,民间早已无法忍受秦桧的恶名,百姓自发在岳飞墓前铸造跪像,让秦桧和妻子王氏跪在岳飞墓前,千年不举,人们还用面团做成人形,投入油锅炸,称为“油炸桧”,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油条。 信息来源:上游新闻——文史丨秦桧是如何从一朝宰执变成千古罪人的?

0 阅读:53

评论列表

Larry

Larry

1
2025-07-17 19:03

胡说八道

瑶星隐雾岚

瑶星隐雾岚

瑶星隐雾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