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

探修説 2025-07-17 15:15:16

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他当作耳旁风,而本该促成签约的美国,也在关键时刻消失,这时才发现玩脱了,却已经为时已晚! 李嘉诚这回算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了。他原本想把手里攥着的 43 个全球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既能套现 228 亿美元,又能把烫手山芋甩出去,结果却两头不讨好,彻底玩脱了。 这事得从 2025 年初说起。李嘉诚看准美国要搞制造业回归,想着把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关键港口和全球其他 41 个港口一起卖给贝莱德,既能赚大钱,又能借机从是非之地抽身。可他万万没想到,这算盘打得太响,反而惊动了中美两国的 “红线”。 中国这边第一个不答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直接出手,以反垄断和损害公共利益为由,对这笔交易启动审查。为啥?因为这 43 个港口里,中国船舶占年吞吐量的 42%,光中欧贸易每年就有 2000 亿美元货物流经这些港口。要是贝莱德接手后搞差别化收费,中国外贸成本立马飙升。更关键的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控制着全球 6% 的海运贸易量,战略价值堪比咽喉要道。中国能眼睁睁看着自家商船被卡脖子? 这边审查还没结果,巴拿马政府又突然杀出一记 “回马枪”。美防长赫格塞斯前脚刚到巴拿马,当地政府后脚就甩出一份审计报告,指控长和集团在港口特许经营中存在税务违规,直接收回港口控制权,还起诉了之前跟长和续约的官员。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美国在背后施压,想把港口控制权从李嘉诚手里夺走,再通过贝莱德变相收归囊中。 可美国也不是真心想帮李嘉诚。这笔交易刚一曝光,美国国会就炸开了锅。部分议员质疑贝莱德控制全球 10.4% 的集装箱吞吐量会形成垄断,要求联邦贸易委员会介入审查。更麻烦的是,美国新出台的《关键港口安全法案》规定,外资收购涉及盟国战略港口必须进行国家安全评估。贝莱德虽然是美国财团,但背后牵扯着地中海航运、马士基等航运巨头,谁知道会不会形成 “港口 + 航运” 的垂直垄断? 李嘉诚这下彻底慌了神。原本计划 4 月 2 日签署的最终协议被迫无限期推迟,长和系股票遭遇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市值蒸发超 78 亿港元。更要命的是,如果终止交易,他得支付 35 亿美元违约金,相当于交易额的 15%。可要是硬着头皮继续推进,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的审查和巴拿马政府的诉讼又像两座大山压着,根本动弹不得。 其实这事从一开始就透着诡异。李嘉诚在 2015 年中国产业升级关键期撤离,把国内资产套现后转投英国和巴拿马,本以为能在西方资本圈里站稳脚跟,结果却成了人家砧板上的肉。英国电信业务被以 “安全” 为由收走,巴拿马港口又被美国变相夺走,这次想靠卖港口套现,结果中美两边都不买账。 说白了,西方资本玩的就是 “强盗逻辑”:你有好东西时,他们笑脸相迎;等你想脱手时,他们要么找借口压价,要么直接抢了你的还让你无话可说。李嘉诚以为自己能在中美博弈中两头通吃,却忘了自己既没有西方资本的根基,又失去了中国市场的信任。就像《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提醒的那样,在大国战略面前,任何试图投机的资本最终都会摔得头破血流。 现在再看李嘉诚,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他当年撤走时有多决绝,现在就有多狼狈。中国这些年产业升级稳扎稳打,早就不需要靠资本外流来维持发展;而美国的 “制造业回归” 说白了就是一场零和博弈,哪会容得下外来者分一杯羹?两头不讨好的李嘉诚,最终只能在这场大国角力中沦为牺牲品。

0 阅读:1097

评论列表

铁马冰河

铁马冰河

3
2025-07-18 03:02

乘蛇吐雾,终为土灰。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