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天佑我中华!中美正激烈交锋之际,巧了!内蒙这边,竟然发现一个储量超万吨的钍矿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7-15 21:28:01

真是天佑我中华!中美正激烈交锋之际,巧了!内蒙这边,竟然发现一个储量超万吨的钍矿,一算更是让人惊喜,够中国人用两万年! 这个发现直接改写全球能源格局,全球已探明钍储量约 200 万吨,中国这次新增的储量就占全球 11%,叠加原有储量后总规模达 140 万吨,占全球 70%。以前中国 85% 的核电燃料铀依赖进口,现在手里攥着全球最大钍矿,能源自主的底气一下子硬了。 更关键的是,白云鄂博钍矿和稀土、铁等资源共生,开采稀土时能顺带提取钍,成本比单独开采低 60% 以上。 钍这东西看着低调,实际是能源界的 “潜力股”。它的能量密度是铀的 3-4 倍,1 吨钍裂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 350 万吨标准煤。更厉害的是安全性,钍基熔盐堆设计有自动冷却机制,温度过高时燃料盐会自动凝固,从根本上杜绝福岛级核事故风险。 核废料方面,钍反应堆产生的放射性废物仅为传统铀堆的千分之一,且几百年内就衰减到安全水平,比铀废料的万年周期缩短 99%。 中国在钍技术应用上已走在世界前列,甘肃武威的 2 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 2021 年建成,目前运行稳定。2025 年启动的 60 兆瓦商用堆项目,预计 2029 年并网发电,届时将成为全球首个商业化钍核电站。 这种反应堆体积仅为传统核电站的三分之一,可建在地下 10 米防御恐怖袭击,特别适合人口密集地区。更重要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 GH3535 合金解决了熔盐腐蚀难题,材料性能超越欧美同类产品。 这个发现对中国能源战略意义深远,首先彻底摆脱铀资源进口依赖,每年可节省数百亿美元外汇。其次推动能源结构转型,钍发电几乎零碳排放,能助力中国提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再者强化国际竞争优势,欧美钍技术研发落后中国至少 10 年,未来在核动力航母、深空探测等领域,中国将掌握话语权。有专家测算,到 2035 年钍能产业可创造 10 万亿市场规模,带动数百万人就业。 当然,技术突破还需时间,钍矿提炼纯度要达到 95% 以上才能用于反应堆,目前中国虽实现高效提取,但特种合金管道成本高昂制约大规模应用。不过这些挑战难不倒中国科研团队,正如稀土产业从依赖进口到全球主导的历程,钍能领域的突破也指日可待。 这个深埋地下亿万年的 “能源宝藏”,终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0 阅读:7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