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安徽合肥,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即使儿子早已去世多年,儿媳也另嫁他人,

静赏秋月意韵绵 2025-07-15 10:30:15

“破防了!”安徽合肥,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即使儿子早已去世多年,儿媳也另嫁他人,但他仍坚持把自己省吃俭用赚来的钱,一次次送到儿媳家门前,只为孙子能过得好一点。 在安徽合肥的一个普通居民小区里,住着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名叫赵老汉。邻里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赵老汉原本过着平淡却温馨的生活,有一个孝顺的儿子和贤惠的儿媳,还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孙子,一家三口虽不富裕,但其乐融融。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变数。五年前,赵老汉的儿子突发重病,被确诊为晚期肝癌。 那一年,赵老汉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四处借钱,只为给儿子多一点活下去的希望。 可天不遂人愿,儿子终究没能挺过去,在病床上拉着父亲的手,反复念叨着一句话:“爸,你一定要照顾好他们娘俩……别让他们受苦。” 儿子的去世对赵老汉是毁灭性的打击,那段时间,他每天以泪洗面,整个人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岁。更难的是,儿媳后来带着年幼的孙子改嫁他人。 起初,亲戚邻居都为他打抱不平,说这儿媳妇太薄情,孩子才几岁,就另找新家。可赵老汉没说什么,反而默默地支持了儿媳的决定。 “她还年轻,带个孩子太难了。再说了,我儿子也不希望她一辈子守寡。”他说这话时,眼圈红了,“只要孩子过得好,我就放心。”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从那以后,赵老汉几乎每月都会去一次儿媳家。有时候是送点肉、米、油,有时候是几百块生活费。 他不多话,也不进门,常常是把东西放下就走。儿媳一开始拒绝,说自己再嫁人了,这样拿着不合适。赵老汉却坚定地说: “你们是我儿子生前最放不下的人。孩子是我亲孙子,你是我曾经的儿媳,我不能不管。我不求你再认我这个爹,但求你别委屈了那孩子。” 起初,儿媳家的新丈夫也感到别扭,但看赵老汉一脸真诚,年复一年地坚持,甚至过年时还偷偷给孙子包压岁钱,心也慢慢软了下来。 后来,他在孙子的生日宴上,第一次郑重地敬赵老汉一杯酒,说:“赵叔,这些年,您对孩子的心意我们都记在心里。这孩子长大了,一定不会忘您这个爷爷。” 赵老汉住在一间老旧的单位房里,屋子不大,家里也没什么像样的家电,连电视都是老款的黑白机。 平日里,他靠打些零工维持生计,有时去帮人修理水管,有时在小区门口摆摊修鞋补伞,赚不了几个钱。 可即便如此,每次攒下的钱,他都会留一小部分自己生活,其余的都用来贴补孙子的学费和生活费。 “我一个人,吃穿都简单,米饭咸菜照样吃得下。可孩子还在长身体,要吃好点。”他说得云淡风轻。 邻居们实在看不过去,劝他把钱省下来养老,还说将来万一生病怎么办。 赵老汉却摆摆手,说:“我不怕死,也不指望孩子们养老。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为我儿子做点他想做却没来得及做的事。他们娘俩,是我儿子留在世上的牵挂。” 一次,赵老汉摔了一跤,腿骨骨折,被送进了医院。医生建议住院观察几天,可他却坚持出院,说住院费太贵,自己扛得住。 他咬牙拄着拐杖回到家中,依旧按时把准备好的钱封进信封,拿去儿媳家门前。 “我腿没事,扭了下,歇两天就好。”他咧嘴笑着,眼里却闪着一丝倔强与坚持。 后来,孙子考上了市里重点初中,赵老汉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在邻居面前一遍遍炫耀:“我孙子争气啊,学习好,老师都夸他呢!”他又偷偷塞了1000块给孙子,说是“奖学金”。 这些年,赵老汉省吃俭用,牙掉了也舍不得装,衣服破了就自己缝补。冬天冷,他用棉絮补了一条老旧军大衣,背影佝偻,却格外坚定。 有人说他傻,有人笑他不懂“老人的尊严”,但在很多人心里,他却是用行动诠释“亲情”与“担当”的楷模。

0 阅读:359

猜你喜欢

静赏秋月意韵绵

静赏秋月意韵绵

静赏秋月意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