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韩国突然通报全球,美军B52战轰现身朝鲜半岛。2025年7月11日,韩国国防部向国际社会发布紧急通报:美军B-52H战略轰炸机首次现身朝鲜半岛空域,参与美日韩三国联合军演。 B-52H的威慑力,从数据上就能看出端倪。这架翼展56米的庞然大物,航程超过1.6万公里,能携带27吨弹药,包括AGM-86B巡航导弹和战术核弹头。 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战略信号:从关岛安德森基地起飞,只需3小时就能覆盖朝鲜全境,其搭载的20枚AGM-86B导弹射程达2400公里,即便在公海飞行也能对平壤的核心设施构成威胁。 这种“不落地威慑”在历史上也早有先例——2017年特朗普政府时期,B-52H曾频繁飞越半岛,而朝鲜随后试射了“火星炮-15”洲际导弹作为回应。 但此次军演的科目设计更显针对性。除了常规的空中编队和导弹防御演练,B-52H还模拟了对朝鲜地下设施的“穿透性打击”。 而朝鲜的反应迅速而强硬。7月13日,朝鲜国防省发表谈话,将此次军演定性为“挑衅性军事行动”,并强调其核反击能力已“从海陆空三个方向对准美帝”。 这可不是瞎说——2025年1月,朝鲜刚刚试射了高超音速中远程弹道导弹,其滑翔弹头能以12倍音速突破现有反导系统。 而在2023年7月,朝鲜试射“火星炮-18”洲际导弹后,美军同样派出B-52H参与演习,形成“导弹试射-军演反制”的恶性循环。 在这种军事博弈的背后,其实藏着各方复杂的政治算计。 对尹锡悦政府而言,此次军演或许是转移国内政治危机的手段。2025年6月的韩国总统选举中,尹锡悦支持率暴跌至11%,创下民主化以来最低纪录。 通过高调展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尹锡悦试图塑造“国家安全守护者”形象,却也让韩国沦为美国军售的“提款机”——仅2024年,美国对韩军售就超过30亿美元,而驻韩美军费用分摊谈判仍悬而未决。 对日本而言,此次军演是突破“和平宪法”束缚的又一次试探。日本航空自卫队不仅派出F-2战机参与,还在演习中首次演练“对敌基地攻击”科目,这与其近年来推动的“反击能力”建设一脉相承。 值得玩味的是,日本在九州岛部署的新型导弹射程覆盖中国东部,所谓“防御朝鲜”的幌子下,实则在为美国的“印太战略”充当马前卒。 中俄的应对则展现出战略默契。俄罗斯在远东部署S-500防空系统,并与朝鲜进行联合海岸防卫演练,同时向半岛周边派出电子侦察船监控美日动向。 中国则通过经济合作与军事威慑双管齐下:与朝鲜签署原油供应、铁路升级等15项协议,派055大驱在黄海进行“电磁静默威慑”,用发展机遇对冲军事对抗。 这种“经济输血+军事撑腰”的组合拳,既避免了直接军事冲突,又有效遏制了美日韩的战略扩张。 然而,这场军事秀的实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B-52H虽然威慑力十足,但其庞大的体型在现代防空体系面前已显笨拙——朝鲜部署的“火星-17”洲际导弹射程覆盖美国本土,而中国的歼-20隐身战机早已实现东海常态化巡逻。 不仅如此,美国自身的战略困境也正在暴露:驻韩美军弹药储备仅能维持15天,日本自卫队40%舰艇因零件短缺无法出港,所谓“亚太版北约”的脆弱性可见一斑。
出大事了,韩国突然通报全球,美军B52战轰现身朝鲜半岛。2025年7月11日,韩
要相信光
2025-07-15 10:04:49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