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满心欢喜购置新泳衣准备游泳,下水后却遭遇走光尴尬。她向工作人员反映,竟被告知此款泳衣设计如此,不适合游泳。女子无奈又气愤,直呼购物体验糟糕,商家销售时却未提前说明。 夏日里的泳池本应是解暑放松的好去处,可广东的张女士却在这里遭遇了让她羞愤不已的尴尬事。 张女士前段时间花200多块买了件连体泳衣,商品标题和详情页都打着“泳衣”的旗号,宣传图里模特穿着在海边摆出各种美拍姿势,字里行间都是“时尚修身”、“度假必备”。 可真到泳池下水游泳,泳衣前胸突然一边高一边低,完全遮不住。 在众人目光中走光的她,恨不得立刻逃离现场。 找商家理论时,客服却说这是“海边度假泳衣”,只能下水拍照不能游泳,还说标题里写了“度假”就说明不是专业泳衣。 可谁买泳衣会想到“泳衣不能游泳”? 评论区早就有买家吐槽“包不住”、“水下一动就走光”,但商家对这些声音充耳不闻,依旧用模糊宣传吸引消费者。 此事经过报道后,不少网友直接表示,这与其说是商家虚假宣传,不如说是产品设计缺陷,因为就算是非泳衣,也不可能“一动就走光”。 而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产品设计缺陷导致消费者困扰的新闻并不少见。 小到几十块钱的泳衣,大到数十万的汽车,都有可能遇到设计缺陷的情况。 就在前段时间,武汉车主喻先生的蔚来ES6在大雨天给了他更大的惊吓。 当天,他驾车刚开到闹市,突然全车断电,刹车瞬间失灵,载着老人和孩子的车只能凭着惯性往前滑,足足滑了上百米才蹭着路边花坛停下。 事后检查发现,竟是前机舱排水孔被树叶堵了,导致网关进水失灵。 可这排水孔设计得太隐蔽,得拆了雨刮器和前风挡下的塑料盖板才能清理,平时做保养、洗车都碰不到。 车主明明定期维护,却还是栽在了这个“藏起来”的设计缺陷上。 更让人不安的是,车辆核心部件“网关”的防水等级在技术手册里竟是空白,按行业标准,这种控制全车电子系统的关键部件至少该有IP67防水能力,可它却被雨水泡一下就罢工。 这两类设计缺陷,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各不相同,却同样扎心。 张女士遭遇的是尊严和体验的双重伤害,花了钱没买到能用的东西,还在公共场合出了丑,事后维权还要被商家用“文字游戏”搪塞。 她的困扰是“花冤枉钱买尴尬”,不仅经济上受损失,心理上的羞耻感更是久久难消。 而喻先生面临的则是赤裸裸的安全威胁,排水孔隐蔽难清理,等于给车装了个“定时炸弹”,一片落叶、一场大雨就能引爆,网关不防水、刹车系统没冗余设计,全车断电后连最基本的制动都没了,这哪里是开车,简直是在“赌命”。 喻先生的困扰是“花钱买危险”,把全家人的安全托付给品牌,却发现关键设计漏洞百出,事后想讨个说法,记录事故经过的行车记录仪数据还离奇消失,这种不被尊重的感觉比事故本身更让人寒心。 更让消费者无奈的是,这些设计缺陷本可以避免,却因商家和企业的疏忽或侥幸被忽视。 泳衣商家为了追求“美拍效果”,用薄布料、反力学设计做泳衣,明知下水会变形走光,却不在详情页提醒“不能游泳”,只靠“度假泳衣”这种模糊说法推卸责任。 车企在设计车辆时,把排水孔藏得那么深,核心部件防水参数不敢写明,刹车系统连最基本的应急冗余都没有,对车主日常使用中的风险视而不见。 他们都在玩同一种“套路”:宣传时只说优点,对缺陷和风险绝口不提。 张女士之后去泳池都有心理阴影,每次选泳衣都要反复确认材质和评价,喻先生现在开车遇到雨天就手心冒汗,总担心下一秒车会失控。 更让人心寒的是,当消费者想维权时,还要面对举证难、沟通难的问题。 张女士得翻评论、找法律条文才能和商家理论,蔚来车主想知道行车记录仪数据去向,却迟迟等不到合理说法。 其实,无论是几十块的泳衣,还是几十万的汽车,消费者花钱买的不只是产品本身,更是安全、安心和应有的使用价值。 企业在设计产品时,不该只盯着销量和噱头,更该把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排水孔设计得容易清理点,泳衣材质选得结实点,核心部件参数写得明白点,这些举手之劳的改进,就能避免消费者的困扰。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一女子满心欢喜购置新泳衣准备游泳,下水后却遭遇走光尴尬。她向工作人员反映,竟被告
红尘里面看
2025-07-14 18:44:01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