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年,毒士贾诩正在家中会客,突然得到消息谋士荀攸病逝,贾诩脸色大变,赶忙撵走

有意义的出发 2025-07-14 00:15:48

214年,毒士贾诩正在家中会客,突然得到消息谋士荀攸病逝,贾诩脸色大变,赶忙撵走宾客,又命儿子关闭家门,并说:“从此我府上谢绝一切往来。”儿子大为不解,贾诩却道:“鹰犬死,狡兔绝,十年以后你就明白了。” 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的首席谋士之一,尚书令荀攸在随军征讨孙权的途中病逝。消息传到许都,引起不小的震动。 此时,另一位重要的谋士,时任太中大夫的贾诩,正在自己的府邸中与几位宾客闲谈。贾诩以智计深远、善于自保闻名,人称“毒士”。他虽受曹操任用,但行事低调谨慎,很少主动结交朋党。 一名家仆匆匆走进来,在贾诩耳边低声禀报了荀攸病逝的消息。 贾诩脸上的从容瞬间消失。他猛地站起身,脸色变得非常难看,甚至有些失态。在座的宾客都惊讶地看着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贾诩没有向宾客解释。他立刻对着宾客,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各位,贾某家中突然有急事,今日不便再留客,请诸位见谅,改日再叙。” 宾客们面面相觑,虽然满腹疑惑,但见贾诩神色严峻,也不敢多问,纷纷起身告辞。贾诩只是简单拱手,心思显然已不在送客上。 待宾客全部离开,贾诩立刻唤来自己的儿子,他神情异常严肃地命令道:“立刻去,关上府门!从今日起,我府上闭门谢客,不再接待任何访客。若有拜帖,一律回绝。” 贾诩的儿子大为不解。父亲位高权重,日常自然有不少官员往来。荀攸去世固然是大事,但父亲的反应为何如此激烈?还要断绝一切社交? “父亲,”他忍不住问道,“荀令君病逝,固然令人悲痛。但您为何要立刻紧闭府门,谢绝所有往来?这……这是何故?” 贾诩没有立刻回答。他缓缓坐下,眼神深邃,似乎在思考非常深远的事情。过了片刻,他才看向儿子,声音低沉而清晰地解释道:“你记住我今天的话:鹰犬死,狡兔绝。”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儿子依旧困惑的神情,补充道:“其中的道理,你现在或许不明白。但十年之后,你自然会懂得我今日为何这样做。” 儿子虽然还是不太理解这个比喻的确切含义,但看到父亲如此郑重的态度,知道事情绝不简单,便不再多问,立刻下去执行命令,关闭了府门。 荀攸是曹操最核心的谋士之一,地位极高。他的死,标志着曹操早期最重要的一批谋士集团的核心成员凋零殆尽。贾诩将自己和荀攸这类谋士比作帮助猎人捕获猎物的“鹰犬”。如今,最得力的“鹰犬”死了。 “狡兔绝”则指向更深层的忧虑。当猎鹰猎犬完成了捕捉狡兔的任务后,狡兔没有了,那么猎鹰猎犬对猎人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因为知道太多、能力太强而成为猎人的顾虑。历史上,开国君主在功成之后处置功臣的例子比比皆是。 贾诩深知曹操性格多疑,权力欲极强。随着曹操扫平北方主要对手,权力日益稳固,对内部的控制和猜忌也在加深。荀彧因反对曹操进魏公而被逼死,就是前车之鉴。 荀攸的去世,让贾诩敏锐地感觉到,一个时代正在结束。像他这样智计百出、洞悉人心的谋士,在敌人消灭殆尽、主公权力稳固之后,其存在本身就容易引起上位者的不安。 他选择立刻闭门谢客,是一种极其高明的自保策略,这样不仅能远离是非,避免在权力交接或敏感时期卷入任何可能的政治漩涡或派系斗争。 还可以降低存在感,主动淡出核心社交圈,减少与朝臣的私下往来,表明自己无心权势,无意结党。 同时消除曹操对他的猜忌,用行动向曹操表明,自己只想安度余生,绝无任何非分之想,更不会成为潜在的威胁。 贾诩的预言在十年后得到了印证。曹操去世,曹丕继位并最终代汉称帝。在权力更迭的过程中,曹丕对父亲留下的老臣进行了调整。一些曾经位高权重、关系复杂的臣子,处境变得微妙甚至危险。 而一直低调处世、深居简出的贾诩,却因其一贯的谨慎和远离权力中心的态度,得以善终,平安度过了曹丕时代,甚至被曹丕尊为太尉,位列三公。他最终以七十七岁高龄去世。 他当年对儿子说的“十年以后你就明白了”,指的就是新君继位后,政治环境变化,老臣处境可能变得凶险的时期。他通过提前彻底的“隐身”,成功避开了潜在的祸患。贾诩用他的行动,再次证明了“谋己”的深刻智慧。 信息来源:陈寿《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0 阅读:103

猜你喜欢

有意义的出发

有意义的出发

有意义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