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彭湃等四人牺牲后,一医生神色匆匆地找到了陈赓,低声说道:“我知道叛徒在哪儿!” 1929年8月24日,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和张际春等人在上海新闸路613弄12号秘密开会,讨论重要工作。 但谁也没想到,会议才进行一半,居然闯进了一大群特务,二话不说,便将参会的众人逮捕了。 1929年8月30日,彭湃等人被害。 消息传来,周总理悲愤交加,他拍案而起,决心一定要找出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叛徒,为牺牲的同志报仇雪恨。 彭湃等人的被捕,事出蹊跷,他们开会的时间和地点极为隐秘,只有党内极少数高层知晓,显然,组织内部出现了叛徒。 周总理迅速指示陈赓,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查出叛徒的身份和行踪。 很快,陈赓通过各种渠道,锁定了叛徒的身份——中央军委秘书白鑫。 可白鑫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国民党还在报纸上放出假消息,称白鑫已被安全护送到南京,妄图混淆视听。 就在陈赓的调查陷入僵局之时,一位特殊的人物出现了。 他叫柯麟,公开身份是法租界里一位知名医生,实则是我党潜伏的地下特工。 柯麟在日常行医过程中,利用接触各方人士的便利,为党组织收集了许多重要情报。 这一天,柯麟神色匆匆地找到了陈赓,低声说道:“我知道叛徒在哪儿!” 原来,白鑫自从叛变后,担心被我党抓住,一直躲藏着不敢出门。 长时间的精神紧张让他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无奈之下,他走进了柯麟的诊所,希望能买到一些治疗失眠的药物,当然,他对柯麟的身份一无所知。 柯麟一见他,立刻判断出,这就是党组织追查的叛徒。 柯麟表面上不动声色,平静的与白鑫沟通,稳住他的情绪,实则在聊天中刺探出了白鑫的住处。 白鑫一走,他马上向陈赓汇报:“发现叛徒下落,范公馆!” 陈赓得知消息后,迅速向周总理汇报,周总理当即下令:“无论如何,绝不能让叛徒走出上海!” 于是,陈赓与顾顺章等人精心策划了抓捕行动。 1929年11月11日深夜,上海的街道一片寂静,范公馆的大门缓缓打开,白鑫鬼鬼祟祟地走了出来,小心地观察四周,随身还带着一把手枪。 在他身边,跟着不少负责护送的特务。 这一天,本是敌人安排白鑫转移出上海的日子。 由于我党一直没有行动,敌人以为,我党找不到白鑫的线索,已经放弃。 他们甚至打算等白鑫逃出上海后,再大力宣传一番,嘲讽我党。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陈赓等人早已在暗中设下天罗地网。 就在白鑫踏出公馆的那一刻,陈赓果断出手,举枪击中了他的身体,紧接着第二发子弹正中他的脑袋,白鑫当场毙命。 周边的特务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惊慌失措,等他们反应过来,陈赓等人早已趁着夜色,消失得无影无踪,叛徒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参考资料: 南京日报《上海“锄奸”,周总理发出“绝杀令”》
1955年授衔的时候,陈赓其实心里挺没底的,他战功显赫,却卡在了一个硬杠杠上:红
【16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