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千里给老外送温暖,被老外摆了一道还替老外辩解,看样子《意林》和《读者》的影响还没有淡出中国。 70后和80后的那一批人,小时候最能接触的杂志刊物无非三样:《读者》,《意林》,还有《故事会》,本人对《故事会》情有独钟,其他两样并没有怎么看过,也拜此所赐没有被《读者》和《意林》的那些崇洋媚外的鸡汤迷倒。 但也不得不说,《读者》和《意林》对中国的影响实在太大,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大学生,00后,在她懂事时智能手机早已经普及,能接触到的信息可说是应有尽有,外国的那些腌臜事在手机上随便搜搜就能搜得到,这样的一批人,怎么还会崇洋媚外到如此无脑的地步? 也许,崇洋媚外的不止是00后的她,还有她那70后、80后、看着《读者》和《意林》长大的爹妈。。。。70后、80后那一片崇洋媚外却没机会移民国外的爹妈,早已经把自己的出国的梦想寄托给了自己00后的孩子身上。 悲哀啊,到底是什么人创办的《读者》和《意林》,真是好几代人都给带歪了。。
“千里送牛排”女大学生被学校开除了!这就是崇洋媚外的下场!为了一个已婚的老外,
【215评论】【114点赞】
傻得有水平
很多人曾说,为什么中国的道理正反都有。其实吧,主要是中国人不提倡走极端。心灵鸡汤文的最大特点是极端,能打动人,听起来似乎也很有道理。然而你信了也就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