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9年,德国一男子为了提炼黄金,竟然煮了5000升尿液,被人嘲讽是傻子,最后

小斌斌说科技 2025-07-13 14:15:55

1669年,德国一男子为了提炼黄金,竟然煮了5000升尿液,被人嘲讽是傻子,最后黄金没提炼出来,却意外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价值比黄金还高!

布兰德曾是一名军人,退役后尝试过各种生意,从玻璃制造到小本买卖,但都没能让他摆脱贫困。在那个炼金术盛行的年代,他相信自己能找到点石成金的秘密。

他的想法很简单,黄金是黄色的,尿液也是黄色的,两者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这个在今天看来荒唐至极的推理,却成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为了收集足够的尿液,布兰德开始了一场艰难的“采购”之旅。他拎着木桶出现在军营门口,士兵们看着这个奇怪的中年人,纷纷摇头。

“你要这东西做什么?”一个年轻士兵忍不住问道。“这是科学实验的需要。”布兰德认真地回答,完全不觉得自己的要求有多离谱。酒馆老板听说他的来意后,直接把他赶了出去。市场上的小贩更是对他避之不及。但布兰德没有放弃,他甚至开始付钱购买。

几个月下来,他竟然真的收集到了5000升尿液。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成年人10年的排尿量。运送这些液体回家的过程更是艰难,路人纷纷捂着鼻子躲开。布兰德的妻子忍无可忍,威胁要搬回娘家。邻居们联名向市政厅投诉,说他的实验影响了整个街区的生活。

但布兰德充耳不闻,他在自家后院搭起了简陋的实验室。他用大铁锅日夜不停地煮这些尿液。木炭在锅底燃烧,黄色的液体慢慢变成褐色,再变成黑色的糊状物。整个过程持续了几个星期。

房子里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气味,连他自己都快要忍受不了。但每当想要放弃时,他就会想起黄金的诱惑。家里的积蓄在一点点耗尽,木炭、器具、时间,一切都在燃烧。

实验进行到第三个月时,布兰德已经精疲力竭。那天深夜,他熄灭了炉火,看着锅里黑乎乎的残渣,心里充满了绝望。黄金的影子都没看到,只有一堆恶臭的废物。

就在他准备倒掉这些东西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角落里一小块白色的蜡状物质,在黑暗中发出幽幽的蓝绿色光芒。

布兰德揉了揉眼睛,以为是自己看花了。但那光芒确实存在,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信号。他小心翼翼地把这块物质取出来,发现它摸起来像蜡烛,但却能在黑暗中自己发光。

更神奇的是,这种物质一接触空气就会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布兰德意识到,他虽然没有找到黄金,却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物质。

他给这种物质起名叫“Phosphorum”,在拉丁语中意思是“带来光明的东西”。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磷的化学元素,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实验室方法分离出来的元素。

消息传出后,整个欧洲的科学界都震动了。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专程来到汉堡,希望能学习布兰德的方法。其他国家的学者也纷纷写信询问细节。

布兰德一开始试图保密配方,希望能靠这个发现赚钱。但很快,其他科学家也掌握了从尿液中提取磷的方法,这种新物质的特性被不断发现。

科学家们发现,磷不仅会发光,还是剧毒物质。它在空气中会自燃,在水中却很稳定。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磷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它是DNA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到了19世纪,磷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火柴工业首先利用了磷的易燃特性。农业上,磷肥的使用让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磷被用来制造燃烧弹和烟雾弹。这个曾经从尿液中提取的物质,成了战略资源。各国都在寻找磷矿,建立磷化工厂。

现代社会中,磷的应用更是无处不在。从食品添加剂到医药原料,从电子产品到新能源电池,磷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全球每年的磷消耗量超过2000万吨。

科学家甚至警告说,地球上的磷资源可能在未来100年内耗尽。这种元素的稀缺性,让它的战略价值超过了石油。某种程度上说,布兰德真的找到了比黄金更珍贵的东西。

布兰德本人并没有因为这个发现而致富。他在1692年去世时,依然是个穷困潦倒的炼金术士。但历史记住了他的名字,作为第一个发现化学元素的人。

0 阅读:56
小斌斌说科技

小斌斌说科技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