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点懂郭德纲了, 杨少华哪哪都很好, 但是有一个缺点是要不得的,那就是太想儿子过的好了! 他一心盼着儿子过得好,对儿子们掏心掏肺,却唯独没考虑自己。 就说小儿子杨议,从学相声起,杨少华就各种走后门,临终前还顶着高温去参加饭店剪彩活动,只为给杨议撑场面 。 郭德纲那句“活的够长,把对家都熬进土,你就是艺术家”,如今看来,真挺有深意。 杨少华虽说没有特别出圈的相声代表作,可名声也不小,虽说称不上艺术家,但也给大伙带来过不少欢乐 相声行里,父辈帮衬晚辈是常事。侯宝林对侯耀文,马三立对马志明,都是明面上的扶持。杨少华的帮,带着股子把自个儿揉碎了铺路的劲儿。后台悄悄给儿子提词,镜头前把“我儿子最能耐”挂在嘴边。那是老一辈人最直白的疼,也藏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委屈。 台上的活儿,观众心里有杆秤。掌声比谁的脸面都实在。杨议靠《杨光的快乐生活》火了,总有人说“还是他爸面子大”。这话像根细针,扎在杨议的手艺上,也扎在杨少华一辈子的心血里。老先生大概没想这些,他眼里的好日子,就是让儿子别遭自己受过的罪。 郭德纲的话听着愣,却点透了这行的规矩。不是熬岁数就能成角儿,是时间能把虚的筛掉,留下经得住咂摸的东西。杨少华没留下《报菜名》那样的活儿,可他往台上一站,嘴角一挑那股天津卫的乐呵劲儿,观众记了大半辈子。 长辈对孩子的疼,总带着点不讲究的实在。杨少华用自己的法子给儿子搭梯子,或许不算最体面的路数,里头却裹着最沉的情分。这份爱里没那么多弯弯绕,就只是“我有一分劲儿,就给你一分暖”。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突然有点懂郭德纲了, 杨少华哪哪都很好, 但是有一个缺点是要不得的,那就是太
甄嬛聊剧
2025-07-11 15:53: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