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又开炮了。这次不是对着伊朗,也不是对着某个国际组织,而是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当天

青春染指流 2025-07-11 15:43:37

川普又开炮了。这次不是对着伊朗,也不是对着某个国际组织,而是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当天,把核爆日本的历史翻出来当饭后谈资。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特朗普在白宫宴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时,突然把话题扯到了二战历史上。他声称,美军空袭伊朗核设施的行动,和当年杜鲁门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本质相同”,都是通过 “急促且猛烈的打击” 终结战争。 这番言论瞬间在日本舆论场炸开了锅,从共同社到日本雅虎,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长崎市长铃木史朗更是直接批评称,若特朗普是在 “正当化核爆行为”,广岛和长崎作为被轰炸城市 “感到极为遗憾”。 诡异的是,特朗普选在七七事变纪念日抛出这段历史争议,恰好撞上了日本教科书篡改侵华历史的风波。同一天,新华社报道称,日本初中教材将七七事变描述为 “日中两军在北京郊外的武力冲突”,甚至暗示 “中方先开枪”。 这种颠倒黑白的表述,与特朗普将核爆日本与空袭伊朗类比的言论形成微妙呼应 —— 日本舆论可以为广岛、长崎的核爆阴影集体 “共情”,却对自己在七七事变中点燃的侵略战火选择性失明;可以对特朗普的 “核爆正名” 破口大骂,却对本国教材里 “中方挑衅” 的谎言视若无睹。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在抛出历史争议的同时,还不忘给日本 “加税”。就在当天,他宣布自 8 月 1 日起对所有日本输美产品征收 25% 关税,理由是 “贸易逆差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这种 “历史牌 + 关税棒” 的组合拳,恰好暴露了特朗普的真实意图:一方面通过渲染战争历史强化自身 “强人” 形象,另一方面以经济制裁施压日本在贸易谈判中让步。正如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街头演讲中所说,这是一场 “赌上国运的战斗”,日本不能被美国看扁。 但特朗普的历史类比显然站不住脚。广岛、长崎核爆发生在二战末期,日本军国主义已陷入绝境但仍负隅顽抗,核爆客观上加速了战争终结;而美军空袭伊朗核设施时,伊朗并未主动攻击美国本土,且核问题仍处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管框架内。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虽未直接批评特朗普,却委婉表示历史评价应交由专家讨论,暗示特朗普的言论缺乏学术依据。就连美国国防情报局的机密报告也显示,空袭仅将伊朗核计划延缓数月,远未达到特朗普宣称的 “彻底摧毁” 效果。 这场风波背后,是特朗普惯用的 “争议性沟通” 策略。从将核爆历史与个人法律豁免权类比,到威胁 “轰炸莫斯科”,他似乎总能通过极端言论吸引舆论关注,同时转移国内矛盾。 但这种 “以嘴为剑” 的风格,在国际外交场合往往适得其反。日本网民讽刺称,特朗普 “根本不懂核爆阴影下的日本人经历了什么”,而中国网友则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主子总把日本当谈资涮,日本却连反驳的余地都没有”。 在七七事变 88 周年这个特殊节点,特朗普的言论再次撕开了历史的伤口。当日本政客忙着抗议 “核爆正名” 时,却忘了卢沟桥上的弹孔永远不会说谎 —— 侵略者的罪行不会因教科书篡改而消失,受害者的伤痛也不会因政治操弄而淡化。

0 阅读:15
青春染指流

青春染指流

青春染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