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可能会有大事发生?特朗普前脚强调中美关系后,人民日报又对中美关系释放积极信号!人民日报刊文称,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中美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不会变,两国人民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不会变,世界人民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普遍期待不会变。
而美国教授则认为中美必须共存,但新世界秩序不会一夜之间到来。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好了?特朗普这个人啊,他在2025年7月9号说中美关系很好,还说要择机访问中国,这可不是随便说说。
想当年他当总统的时候,发起过贸易战,可后来发现中国不好惹,2024年的关税战最后也只能和中国达成休战协议。
现在他又说关系好,一方面是看到中国的实力确实强了,另一方面也是美国国内有不少事儿需要处理,比如和其他国家的关税协定问题,这时候可不能再把中国惹毛了。
人民日报的文章也很关键,里面提到三个“不会变”,说中美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不会变,两国人民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不会变,世界人民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普遍期待不会变。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就说1971年的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1972年尼克松访华,更是改变了世界格局,那时候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完全不同,不也能坐下来谈嘛。
现在虽然有分歧,但合作的基础还在,比如科技方面,中美续签了《科技合作协定》,一续就是5年,从1979年到现在已经45年了,合作领域有20多个,像清洁能源、气候合作这些,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还入选了《科学》杂志的十大突破。
教育上,2023-2024学年,中国在美留学生还有27.7万人,美国学生来华的也不少,像“美中友好志愿者项目”,美国老师到中国西部教英语,中国也派汉语教师去美国,这些交流都说明两国民间是愿意互相了解的。
不过美国教授说的也有道理,“中美必须共存,但新世界秩序不会一夜之间到来”。这话啥意思呢?就是说中美谁也离不开谁,但要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就拿“中美共治”这个说法来说,美国有学者提出来,觉得中美应该一起管理世界事务,可这事儿争议挺大的。
中国一直说不称霸,美国也不愿意放弃霸权,所以真正的合作还得慢慢来。比如在经济上,2024年中美贸易额有6882.8亿美元,美国在华企业有7万多家,八成利润都再投资了,这说明双方经济绑得很紧。
但美国又老搞小动作,像限制中国公民买农田,制裁华为这些企业,这就是矛盾的地方。
一边想合作赚钱,一边又怕中国超过自己,这种纠结的心态,让中美关系变得特别复杂。
科技领域虽然有合作,但竞争也很激烈,美国老担心中国抢了他们的技术优势,可中美在科技上早就分不开了。就说流感监测吧,中美合作让中国的监测点从几十个扩展到3万多个,还成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中心。
还有清洁能源合作,两国一起研究出300多篇论文、26项专利,这些成果对全球都有好处。
所以说,就算有竞争,合作也是有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其实中美关系就像一场复杂的舞蹈,有时候步调一致,有时候又踩脚。但有一点很清楚,两国都是大国,谁也灭不了谁,共存是唯一的选择,就像尼克松访华的时候,双方能在《上海公报》里写下“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和平共处”,现在也一样。
虽然新世界秩序不会一下子出现,但只要双方愿意坐下来谈,在经济、科技、教育这些领域多合作,总能找到平衡点。毕竟,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明摆着的道理。就像美国教授说的,必须共存,那就得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分歧中找共同点,这才是长久之计。